本文作者:访客

重要提醒!张店区教育局最新发布

访客 2025-04-02 4 抢沙发

4月1日

重要提醒!张店区教育局最新发布

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发布

校外培训消费警示

近期,张店区个别校外培训机构出现因资金链断裂突然宣布“闭店”的现象,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为进一步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规范培训市场秩序,切实保障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张店区教体局对409家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进行了预收费监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各培训机构负责人的守法意识及实践操作能力。清明、五一等节假日是各机构促销的高频时刻,再次提醒有培训需求的家长要认真识别消费陷阱,防范校外培训预付费风险。

一、常见消费陷阱

陷阱1:价格诱导套路

◆利用“超低折扣”“终身学员”等诱导大额预付费

◆以“买多更便宜”引导超限消费(一次性缴费超3个月/60课时/5000元)

◆虚构节日促销、续班优惠刺激非理性消费

陷阱2:虚假宣传陷阱

◆包装“名师保过”“升学保障”等噱头

◆夸大培训效果制造焦虑

二、风险防范注意事项

1、 机构选择四核查:

◆查办学资质 ► 确认合法办学许可。

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务必现场查看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理性选择证照齐全、规范办学的培训机构。也可通过手机应用商店下载“校外培训家长端APP”或支付宝“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小程序查看机构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切勿选择未纳入“校外培训家长端APP”管理的机构,规避证照不全机构的“卷钱跑路”风险。

◆查资金监管 ► 确认缴费至监管账户。

确有培训需求的家长,请务必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进行购课缴费并保存缴费凭证、索要正规票据。不要一次性支付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支付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或5000元的费用,缴费时间不得早于本科目剩余20课时或新课开始前1个月支付。家长使用“校外培训家长端”APP缴费确有困难的,可以在签订纸质版《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后,将费用交给机构工作人员代买课程,根据家长手机收到的验证码,当场监督机构通过平台代交渠道将费用纳入专用账户监管。家长如果没有收到手机验证码,则所预付的费用有被侵占或挪用的风险,合法权益可能无法得到保障。

◆查安全保障 ► 了解退费机制、场地安全设施。

家长要拒绝证照不全校外培训。证照不全机构的经营场所安全状况未经验收,往往通过封闭逃生通道、私设暗门等形式逃避检查,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同时证照不全机构的资金脱离监管,往往将预先收取的费用直接用于支出,容易诱发欠薪、退费困难等问题,从而导致机构爆雷。

◆查合同条款 ► 明确服务细则。

家长要与机构签订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防范霸王条款,确保资金安全。

2、消费支付三拒绝:

◆拒绝超期缴费(一次性>3个月或60课时)

◆拒绝超额预付(一次性>5000元)

◆拒绝私人账户收款

三、预警信号处理

当发现机构存在:

✓ 频繁更换教师/场地

✓ 拖延开课或压缩课时

✓ 异常低价促销

请立即停止缴费和续费,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理性对待教育焦虑,确有培训需求的家长为孩子缴纳培训费前要了解预付费消费的潜在风险,避免被营销话术裹挟,切实守护资金安全。不要参加利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开展的“一对一”“一对多”学科类培训;不要参加以“素质拓展”“托管照看”“幼小衔接”等名义开展的隐形变异违法培训。坚决不参与以“全脑开发”“感统训练”“提高记忆力”“增强关注力”等噱头违规开展的培训活动;坚决不参与以“传统文化”“禅修瑜伽”“国术国学”“心灵亲子”等旗号违法开展的宗教宣传活动。

张店区校外培训投诉举报电话:2278789(学科类、艺术类、科技类);3147995(体育类);2869934

来源:张店教体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