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一个时代落幕:一度让一些家庭倾家荡产的“金交所”,即将“团灭”

访客 2024-07-17 21690 抢沙发

7月5日,四川省金管局发了一则公告,为落实国家金融监管要求,四川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主动申请退出交易场所行业,不再从事交易场所相关业务。

图片来源:四川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官网

这也意味着,四川省内的金交所,正式“清零”。

同时,官网还发布了另外一则公告,进一步对各类“伪金交所”高度提示风险。

图片来源:四川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官网

在四川省内金交所“清零”之前,自今年3月以来,已经掀起了三波金交所集中关停潮。

第一波,3月25日,湖南、辽宁、西安、重庆等4地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发布公告,取消各自辖内金交所的业务资质。

第二波,5月10日,山东、吉林、江西、青岛、深圳等省市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发布公告,宣布取消辖内5家金交所的业务资质。

第三波,6月21日,广东、厦门、宁波、天津、山西、黑龙江、河南、海南等八地金融管理部门集中发布公告,宣布取消辖区内8家金交所业务资质。

金交所,野蛮生长,在灰色融资地带游走多年,似乎“无所不能”,如今终于要偃旗息鼓了。

未来趋势很明显:

一个时代落幕了,曾经呼风唤雨,甚至一度让一些家庭倾家荡产的“金交所们”,正在迎来“团灭”倒计时。

可能有些人,并不知道金交所为何物。

金交所,全名叫金融资产交易所,是由地方政府批准设立的综合性金融资产交易服务平台。

它的诞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1999年,为了严控金融风险、降低银行不良率,财政部审批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国有四大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

一直到了2009年3月,财政部颁布《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规定“为非上市金融企业国有资产交易专门设立交易场所”。

也就是说,各省可以自行设立各自的产权交易场所,金交所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

2010年5月,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成立,也就是第一家金交所。

此后,全国各地方金交所如“雨后春笋般”疯狂生长,巅峰时期全国金交所数量超过了100家。

近年来,金交所为什么饱受争议,甚至一度被称之为“民间金融毒瘤”?

当时金交所的设立初衷是,承接非上市国有金融企业产权转让,处置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方便小微企业融资等等。

但后来逐渐“走火入魔”,乱象丛生,不但没能有效履行初衷,反而成为一些地方ZF和企业的灰色融资工具。

一些金交所仗着地方背书,太没底线了,什么风险?什么封控?

说白了,我就一平台,对底层资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有钱赚,哪管身后洪水滔天。

他们把一些资质欠缺、评级较差的资产、应收账款等增信打包, 卖给投资者,吸引人的无非是高收益。

比如,某天,某银,某植等等的暴雷……,背后都有地方金交所的影子。

再各方的增信和催化下,金交所们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了非标定融的繁殖基地,成为了金融风险的“发源地”。

真应了一句话:屠龙者终成恶龙

复盘金交所的历史,起起伏伏,也可以说是大起大落。

尽管最早脱胎于“国有不良资产处置”,但其真正崛起和野蛮发展,是在深度参与地方城投资产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资产证券化交易之后。

金交所可谓是:左手地方城投债、右手互联网金融,踩上了风火轮。

通过充当上述资产的流通平台,金交所成为金融交易“隐形”助推者,由此引申出的灰色交易产品,将巨大的金融风险暴露在普通的投资人面前。

这里多少有点敏感,笔者就不多做讨论了。

早年间金交所多为纯国资或者国有控股,股东大部分是交易所所在地的产权交易中心和国有金融机构。

后来互金平台与金交所合作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成为金交所的股东,另一种是成为金交所的会员。

后来百度金融、京东金融、阿里巴巴、360金融、恒大、万达、中植等名字也都出现在不同金交所的股东名单上。

说白了,有了金交所的牌照,P2P们多了一张“免死金牌”,很多东西就变得“合规”了。

2015年前后,互联网金融企业与金交所合作,将非标投资包装成名义上的私募、融资计划、定向理财计划等产品,违规降低投资门槛。

据统计,从2015年到2017年,就有超过20家互金平 台与金交所合作推出过产品。

紧接着互联网金融平台行业的整顿,CT们的暴雷也迎来史上最严监管, 再后来就是......

虽然金交所最早的初衷是处置国企的不良资产,但即便地方政府同意设立后,交易不良资产还需获得财政部授予的相关资质,其实拥有这一资质的金交所少之又少。

说白了,正儿八经有金融牌照的金交所可以说寥寥无几,更不用提很多伪金交所,也就是说大部分都是“裸奔”上岗。

搞笑的是,金交所似乎成为了一张没有牌照的最强牌照。

在赚钱效应下,各地政府纷纷跟风,开办自己的金交所。

很多地方为其大开绿灯,尤其是金融市场落后、金融资源欠缺的省份,一省甚至搞了多家金交所,比如贵州省最多的时候曾有多达七家。

地方金交所泛滥走向疯狂,后期成为众矢之的,监管缺失或者不作为难辞其咎。

2019年以前,当时的金融监管采取分业监管模式,也就是我们讲的一行三会。

三家各司其职,而金交所似乎处在一个“三不管”的模糊地带,谁都不好直接伸手去管,长期处于监管“半真空”状态。

它可以说是,一个游离于一行三会监管体系之外,“特立独行”的金融市场参与者。

而地方,作为金交所批准设立者和地方监管者,站在他们的角度,可能更希望依托金交所平台“谋发展”,至于“监管”和“风险”......

利益是最牢靠的同盟,谁又会自断财路呢?

咱说句不好听的:一个人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金交所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有点尴尬,存于监管盲区,更易滋生乱象。

可能有不少交易所,从诞生到取消,都没有干过初衷的业务。

现在, 终于迎来终局和落幕时刻,于国于民,也算是一件好事吧。

金融对于现代经济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但违背经济金融本质规律的“伪创新”,一味的、无底线要求金融放松监管,会造成金融泛化,必然酿成风险,最后全社会买单。

这几年金融强监管时代的信号已经非常清晰,金融不能完全跟实体经济脱节,不能玩成了自我服务、自我增值的工具。

经济下行,周期转换,最见人性,不管是个体还是公司都应该重新审视,安全稳健才是当下的生存之道。

当大幕拉下,很多事情和逻辑都会发生变化,这几年我们见证的,发生的,即将发生的,有的甚至可能冲击到一些人的认知和三观。

笔者之前说过,不是事情本身错了,而是时代变了,你还停留在原地,还在不停的回味、逗留。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宏大的叙事,想要跟上就不能以老眼光、旧思维看未来。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1690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