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百亿私募增至90家,市场情绪回暖下机构策略有何变化?
连续3个月维持最低数的85家后,百亿证券私募的数量,在10月份增至90家。
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截至10月30日,百亿证券私募阵营成员扩容至90家,相较前一个月,百亿私募数量新增8家。其中鸣石基金、康曼德资本、宽远资产、源峰基金等私募重回百亿阵营,量派投资首次晋升为百亿私募;远信珠海、石锋资产、喆颢资产3家私募,则掉出了“百亿俱乐部”。
一位百亿私募人士对第一财经称,随着市场回暖,私募业绩有所提高,投资者认购产品的热情也有所提升,但目前仍处于显露苗头阶段,尚未形成趋势,若要成趋势的话,则需要看私募的业绩是否具有持续性,以及市场是否整体趋势性上涨。
随着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机构的投资策略也会发生变化。鸣石基金相关负责人说,除了传统的指数增强策略、量化对冲策略以外,低波动的ETF产品和不对标指数的量化选股策略也同样值得关注,尤其是量化选股策略没有了指数Beta的束缚,选股灵活度更高,空间也更大,预计未来的市场关注度会越来越高,成为量化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新工具。
百亿私募增至90家
近五年来,百亿私募证券管理人数量一度呈现出明显的增长势头。但近两年,受市场投资环境欠佳影响,百亿私募证券管理人数量呈现下滑态势。今年以来,百亿证券私募数量降至百家以下。
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以来(截至10月30日),存续备案的百亿证券私募管理人数量依次为71家、107家、113家、105家和90家。
今年以来,百亿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则持续维持在百家以下,其中今年上半年的数量在90家以上,到今年7月份开始降至85家,8月份和9月份维持不变,到10月份开始有所回升。
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截至10月30日,当前百亿证券私募阵营成员扩容至90家,与前一个月相比,百亿私募总数量增加5家。其中,有8家私募重回百亿阵营,3家私募掉出百亿队伍。
具体来看,康曼德资本、宽远资产、鸣石基金、源峰基金等7家私募重回百亿私募阵营,量化私募量派投资则首次晋升为百亿私募;而远信珠海、石锋资产、喆颢资产3家机构跌出了百亿阵营的“宝座”,现有规模降至50亿~100亿区间。
对于百亿私募数量变化的原因,排排网财富研究员卜益力认为,百亿私募数量回升是多方面因素共振的结果。其一,近期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投资者对后市行情预期变得乐观,叠加这一波反弹行情中,私募基金整体表现出色,因此投资者认购私募证券产品热情提升;其二,这一轮上涨行情中,私募通过积极加仓,整体收益表现可观,不仅带动私募规模的内生增长,同时也让投资者对私募证券产品的信心和认可度提升;其三,私募行业集中度提升,在监管加强的背景下,行业加速优胜劣汰,市场资源向优秀私募倾斜,从而导致行业二八分化进一步加剧。
在上述百亿私募人士看来,当前私募行业募资仍存在难度,“在私募发展高峰时期,一只产品募资两三亿元较为正常,但是今年以来一只产品募集5000万元左右便算是不错的”。
从当前策略来看,百亿私募依旧以主观为主,量化百亿呈上升趋势。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主观百亿私募共有46家,占到百亿私募总量的51.11%。此次新增的8家百亿私募中,康曼德资本、北京华软新动力私募、宽远资产、源峰基金均为主观私募。
百亿量化私募则共有33家,占百亿私募总量的36.67%,此次新增的百亿私募中,鸣石基金、齐家私募、量派投资均为量化私募。
从地域分布来看,百亿私募集中在上海。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百亿私募倾向于选择在上海办公,办公地在上海的百亿私募数量达41家,占到百亿私募总量的45.56%;其次是北京,北京办公百亿私募共有23家,占到百亿私募总量的25.56%;再是深圳、杭州、广州和澄迈,依次有6家、5家、4家和4家;南京、拉萨、武汉、重庆、珠海、三亚也有百亿私募办公。
机构策略有何变化?
9月下旬以来,股市快速拉升后回落震荡,短期走势不确定性增加,后续走向牵动市场神经,也对机构的投资策略有所影响。
星石投资相关负责人称,虽然短期情绪波动较大,但股市面临的宏观环境出现了明显改善,逆周期政策为股市提供底部支撑,股市估值处于合理偏低水平,都意味着现在没有到达钟摆的另一边,当前可能正处于新一轮牛市的初期阶段。
对于后市,他认为,经历过前期的快涨快调后,市场政策预期得到修正,市场情绪回归理性,市场情绪中枢有望持续回升。
“从估值端看,当前股市估值处于合理略低水平,逆周期政策对股市有托底作用。随着宏观政策的不断出台、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市场或将逐渐从估值提升阶段转向基本面兑现阶段,优质权益类资产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从交易层面看,成交量相对稳定,稳市场政策落地增加市场活性,部分量化投资机构转向多头敞口策略,或意味着股市中做多力量正在增加。”上述星石投资相关负责人具体分析称。
近期有多家量化机构调整策略。先是量化巨头幻方量化称,将逐步将对冲全系产品投资仓位降低至0;再到10月23日,幂数资产近期也公告称,未来主推策略将调整为带有多头敞口的策略,而不再推广类中性策略。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随着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机构的投资策略也会发生变化,在市场行情普涨之下,中性策略的收益可能不及其他策略,这种情况下机构就会选择能够获得更多超额收益的策略。
也有量化机构人士认为,中性策略仍有存在必要性。他称,量化对冲策略追求的是与市场涨跌无关的收益类型,有特定的客户群体,这类客户风险偏好不高,追求相对稳定的产品收益,不希望产品有过高的波动,中性策略满足了这类客户群体的资产配置需求。而且量化对冲策略一直是私募量化策略中的主流策略,市场规模也占据着国内私募量化规模的半壁江山。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看,资金对低波动的量化对冲配置需求一直存在,该策略和指增策略、量化多头、CTA、多策略等量化策略一同为配置方提供较为完整的量化配置工具。
在当前市场环境之下,量化机构倾向于哪些投资策略?
“量化投资的核心竞争力仍是策略的升级迭代,不断增强策略对市场的适应性。”鸣石基金相关负责人称,在近两年的市场环境中,量化投资的工具性效应越来越明显,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配置工具,丰富配置策略,除了传统的指数增强策略、量化对冲策略以外,低波动的ETF产品和不对标指数的量化选股策略也同样值得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