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河南检察官成5千万粉丝网红,对话“听风的蚕”:粉丝越清醒我越自信

访客 2025-04-14 33 抢沙发

河南检察官成5千万粉丝网红,对话“听风的蚕”:粉丝越清醒我越自信



河南漯河籍自媒体博主“听风的蚕”,本名朱唯一。他以分享时事热点的视频作品为主,自2023年12月发布首条视频以来,深受网友喜爱,独特的主播风格被誉为“军事评书”。截至2025年4月,“听风的蚕”单平台粉丝1800万,全平台粉丝量近5000万。


近日,大象新闻《面孔》赴漯河,见到了43岁的朱唯一。1米85的大个,娃娃脸、大眼睛。健谈、爱笑。谈笑间,他打开了一面白色纸扇,上书4个大字——“听风的蚕”。

河南检察官成5千万粉丝网红,对话“听风的蚕”:粉丝越清醒我越自信


铁杆“军迷”
朱唯一祖籍漯河舞阳,1981年出生在漯河市源汇区。
2000年从漯河一高毕业后,朱唯一考上了军校,学医。
2003年朱唯一在北京一家医院实习,时逢非典暴发,朱唯一和同学们临危受命,夜以继日冲在一线。至今回想起来,他依旧心潮逐浪壮怀激烈。
2004年,朱唯一回了老家,担任源汇区武装部军事科参谋。抽空自学了经济学本科。适逢部队开始探索网络化建设,朱唯一饶有兴趣参与其中,“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接触网络。”
河南检察官成5千万粉丝网红,对话“听风的蚕”:粉丝越清醒我越自信
2006年职位轮岗,朱唯一转任军火库主任,负责军械管理。就此熟悉了更多的常规军械知识,还练得一手好枪法。也是在这一年,朱唯一面对鲜红的党旗,举手宣誓。
而朱唯一对武器知识的积累却非始于此。他坦言自己打小就是铁杆“军迷”,从中学开始,就订阅了大量军事知识杂志,“喜欢研究兵器、航模,大概是男孩子的天性吧。”
高中之后,朱唯一最爱读的报纸是《参考消息》,“每天都买。因为二版有军事专栏。专栏看完了,其他版面顺带总要看看吧。对时事政治和国际局势的兴趣,也就培养起来了。”

河南检察官成5千万粉丝网红,对话“听风的蚕”:粉丝越清醒我越自信


检察院来了位“复合型人才”
修完经济学,朱唯一又自学了法律本科,“修炼”成了医学、经济、法律“一专两本”跨界式复合型军事人才。
学而优则提干,干了一年半军火库主任,朱唯一升职负责地方征兵工作,又赶上了全军兴起现代化科技强军热潮,再次被委以重任,“包括局域网,部队与地方的网络链接,我都有参与设计。”
因有法律专业托底,2008年转业后,朱唯一被分配到漯河市检察院工作。
2008年转业,2009年高分通过全国统一司法资格考试,2010年任检察官助理,2011年,29岁的他被正式任命检察官。谈及过往,朱唯一很想低调,但“实力不允许啊”。
记得当年领导找他谈话,指明两个职业方向:一是去公诉机关,可彰显扎实专业功底;二是去新成立的反贪局,试试自己到底几斤几两。
“公诉机关整天窝在办公室看卷宗,我嫌没劲。反贪局是新机构,对我来说有挑战性,还能山南海北地跑。”朱唯一不假思索,选择了反贪。
就这样,朱唯一被任命为漯河市反贪局大要案指挥中心副主任。

河南检察官成5千万粉丝网红,对话“听风的蚕”:粉丝越清醒我越自信


玩转高科技装备
“反贪局是新机构,指挥中心是新部门。刚开始我也是两眼一抹黑。”朱唯一说,在当时最高检的指导性文件里,明确要求加强科技反贪办案力量。
思路就此打开,朱唯一一边结合从军时参与网络建设的经验,协助检察院筹建技术人才队伍。一边带队参加高科技办案装备培训。因为培训吃住在部队,他还有幸接触到了类似雷达、电磁信号等未来电子战的内容。
如此丰富个人经历的知识储备,也使得后来打造自媒体账号“听风的蚕”,能够驾轻就熟信手拈来,从而脱颖而出迅速蹿红。
“高科技这玩意,你得了解它的本质是啥。”朱唯一拿测谎仪举例,说不少人有误解,认为戴上这玩意,仪器就会自动测出哪句话是瞎话。“其实根本不是那回事。”
他解释说,办案人使用测谎仪,要提前设定好问题,然后观察受测者回答时显示的不同波形,类比分析后做出真假研判,一步步引导受测者最终说出实相。“测谎仪不是用来测谎的,而是用来寻找证据的。测谎过程其实就是对情报讯息的研判推理。”
有了高科技加持,反贪局办案如虎添翼,很多时候,朱唯一还会帮忙参与公安刑事案的侦破。而他也练就了一项专业技能,这就是从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细辨真假,并从有价值的信息中推理出真相。这项技能,也让他后来在编排军事节目时,能从鱼龙混杂的网络讯息中,通过大数据分析,迅速甄别真伪,并由此研判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事态走向。
“装备科技含量再高,也得靠人来玩。”办案预审往往需要与嫌疑人面对面斗智斗勇。长期的攻心战,也使得朱唯一养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自然、亲切、幽默,却无形中透露压迫感。

河南检察官成5千万粉丝网红,对话“听风的蚕”:粉丝越清醒我越自信

“听风的蚕”参加公益活动
养病带来的人生转折点
原以为一直会这样继续轰轰烈烈下去,可在2022年底,朱唯一突感身体不适,高烧不止,直到局部皮肤开裂。刚开始吃药强忍,后来实在吃不消,就去了漯河和北京多家医院检查,确诊为肺部结节。
结节并不大,医生的建议是先观察一段再说。但朱唯一像是受到了某种暗示,特意找到医生朋友,执意要求切除自己带病的肺叶。
2023年3月带病肺叶切除后,医生发现那片肺叶已发展到了癌变二期。若不是朱唯一固执地要求,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一次固执己见,让他捡回了一条命。
当年4月底出院后,朱唯一连续请了两次病假,每次半年。朱唯一开玩笑自嘲道:“本来我挺瘦,标准帅哥一枚。在家养病加强营养,结果吃成了油腻大叔,颜值尽毁。”
意想不到的是,朱唯一养病闲得无聊,便整天捯饬手机刷视频,“看着看着,就忍不住想说两句。说着说着,就上了瘾。结果一年休假结束,粉丝量已经500万了。”
河南检察官成5千万粉丝网红,对话“听风的蚕”:粉丝越清醒我越自信
误打误撞成网红
“听风的蚕”这个名字,缘起操作失误。
朱唯一的微信名原本是“听风观月”,因为是使用九宫格拼音输入法,阴差阳错,在手机上注册用户名后,他随手点了确认。注册完却发现是“听风的蚕”,而手机提示更改用户名需要等到15天以后。过了15天,朱唯一想把名字更正回“听风观月”,却发现粉丝量已经逼近50万。权衡利弊,也就将错就错了。“想想也是缘分,蚕吐的都是精华,人家吐槽我吐丝。”

河南检察官成5千万粉丝网红,对话“听风的蚕”:粉丝越清醒我越自信


一年病假休完,接近500万的粉丝量,又让朱唯一纠结了——如果回单位继续办案,身体肯定吃不消;若转入后勤,年纪轻轻似有不甘;且身在纪律严明的公务员队伍,大张旗鼓做网红搞第二职业,也非常不妥……
思前想后,朱唯一选择了辞职,“500万的粉丝量,也足以养活自己了,就别给单位添麻烦了。”
“弃官从网红”的决定,最初让一些同事惊掉了下巴。而后来朱唯一自媒体事业的发展,又让他们感到了理解。
如今,朱唯一的节目以其犀利风趣的风格,单平台吸粉1800万,全平台粉丝近5000万。


粉丝越清醒我越自信

“我是从体制里出来的,做不出让‘老铁’刷火箭的事,但是我又得生活,就自己成立了一个公司,经营自己的“烈隐”品牌。
河南检察官成5千万粉丝网红,对话“听风的蚕”:粉丝越清醒我越自信
在河南漯河,朱唯一带着大象新闻《面孔》记者参观了他的公司。“刚来的小姑娘,一个月七八千,现在有50多个人,公司去年还缴了200多万的税。”
朱唯一说,他军校毕业,后来到地方武装部,又转业到检察院,前半生天南海北地跑,体验过很多人没体验的人生,可以说是轰轰烈烈,后半生就隐藏在漯河市的大街小巷里,“用自己的名气,帮着家乡卖一些特产,也算是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了。”
河南检察官成5千万粉丝网红,对话“听风的蚕”:粉丝越清醒我越自信
以下是大象新闻《面孔》专访“听风的蚕”对话节选:
大象新闻:您目前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能介绍一下吗?
听风的蚕:我的身体状况怎么说呢,就像一身武功又被打出了内伤的大侠,很辛苦。说话时间长了,吸气会有些难受。还有就是睡眠质量不行,晚上睡觉要上呼吸机,还要实时监测呼吸情况。就是这样。
现在我们整个“烈隐”团队已经走上正轨,一酒一茶,我也不打算再推其他的产品。我的目的不是赚钱,还是回归本心。我个人精力有限,团队运营交给我一个舞阳老乡来打理。我个人主要精力,还是继续把节目做好。惯例是每周出3期,我每天大部分时间是耗在网上查资料,需要6到10个小时。录制节目的时候,我会把自己反锁在办公室里,谁都不能打扰。全是口播,不打底稿的。
每期节目录完之后,会第一时间发给运营团队,他们配图、配乐、配字幕,完成包装后定时发送。
河南检察官成5千万粉丝网红,对话“听风的蚕”:粉丝越清醒我越自信
大象新闻:这样的日子会不会感觉很枯燥?听风的蚕:怎么说呢,枯燥并快乐着吧。毕竟网友们喜欢我的节目,我就有责任把节目办好。
另外,也不是说我就是甩手掌柜,我主要是对产品的品质负责,包括我自己的节目,和自创的品牌产品。做品牌的好处是,我知道自己卖的是什么,品质怎么样。我不能晚节不保。
“烈隐”是我2024年注册的,先推的酒,后来推的茶。漯河这个城市,古名隐阳城,本来就是隐士居住的地方,现在我自己也成了隐士了。
河南检察官成5千万粉丝网红,对话“听风的蚕”:粉丝越清醒我越自信
大象新闻:那你酒量怎么样?听风的蚕:我1米85大块头,不夸张说,以前我的酒量1斤起步。现在不能喝大酒了,但还能小酌,鉴赏的能力还是有的。我选了一款酒,后来又推了一款茶。目前销量很好,团队越做越大,现在公司已经有70多人,连自己的仓库都有了。
当初全网500万粉丝量的时候,节目投放之后,有很多人二次加工成切片,打着我的旗号“自觉”帮助带货。很多都是断章取义,切得乱七八糟,很影响我的声誉。甚至还有人用AI模拟我的声音直播带货。
网上乱七八糟,我说这不行。现在我的团队有自己的法务,如果发现有人冒名顶替,或未经许可,那就该起诉起诉,该举报举报。我的节目质量也更有保证了。
我现在起码解决70个大学生就业,他们的平均工资8000元,比同城平均工资高出不少。我们去年半年纳税将近200万。这是不是说明,尽管病魔缠身,我还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河南检察官成5千万粉丝网红,对话“听风的蚕”:粉丝越清醒我越自信


大象新闻:你每天最主要的具体工作是什么?听风的蚕:我说过了,就是泡在网上查资料。我所采用的数据资料,全部是网上披露的公开信息,所以不存在造假等问题,我得保证我说的都是真的。
我以前“烈”的时候,干反贪、刑侦,主要工作就是查资料查数据,只不过以前是查经济案件,对象是某一个嫌疑人。现在“隐”了,服务对象是粉丝。还有独立思考。每天花大量时间查资料,目的就是寻求真相。
大象新闻:做了这么长时间的节目,你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听风的蚕:有大量翔实的公开资料佐证,也能保证作品经得起考验。我讲的东西都是公开的,都有出处,不存在胡扯、造假、谎言、谣言。我不仅不主动去制造、散播,还会用大篇幅去辟谣。数据面前,真假很容易分辨。
我查了公开的资料数据,分析类比后,再把信息和数据公开,这不就揭露了真相了嘛。我做节目感到最庆幸的是,我的听众(粉丝)越来越清醒,越来越自信。

河南检察官成5千万粉丝网红,对话“听风的蚕”:粉丝越清醒我越自信


大象新闻:你对粉丝量达近5000万有何感想?
听风的蚕:其实粉丝量不能代表一切,我很佩服傅前哨老师、杜文龙老师,还有很多,这都是我崇拜的人,他们的水平比我高多了,我就是搞笑一点,有点人缘。从专业角度讲,我根本比不上他们。
大象新闻:去年河南漯河举办网络名人大会,你做了题为《如何做一名正能量网民》的经验分享,你认为什么是正能量?什么是负能量?又该怎样鉴别?
听风的蚕:先说负能量能带来什么。好比你看完一件作品,情绪是压抑的、恐惧的、厌烦的。跟吃了苍蝇一样,很不舒服,感到生活的这个世界非常灰暗,这就是负能量带来的效果。
反之,看完另一件作品,你很开心,大脑多巴胺分泌旺盛,唤醒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感觉值得你去奋斗了。这就是正能量。
当然正能量不是吹牛,也不能说假话,作者要在真实数据的基础上,去弘扬我们的“四个自信”。
正负两种能量,对社会的影响巨大。现在人们看手机,比看老婆的时间都长(笑)。如果一个人长期泡在负能量的氛围里,会感觉整个人生都是黑暗的,所有的事情既没意思,也没意义。

河南检察官成5千万粉丝网红,对话“听风的蚕”:粉丝越清醒我越自信


大象新闻:你的节目被网友称为“军事评书”,许多人靠你的节目助眠,你的语言风格经过专业训练吗?
听风的蚕:咱们河南人平时说话不就这风格嘛,比较逗、比较幽默,自带喜剧天分。
你看全国几百个地方戏曲种,河南戏是咋唱的,“清早起来去拾粪,回来不见我的女人”。这些词,哈哈哈哈,京剧有吗,越剧有吗,只有河南戏曲能唱出来。
大象新闻:你能不能即兴唱几句?
听风的蚕:这个不行,不专业,确实唱不了。我本来就把相声、评书的赛道给抢了,不能再抢豫剧的赛道了(笑)。
我想网友粉丝买账,主要是我还做了一些思考,大家喜欢听什么,不喜欢听什么,我心里门儿清。比如说话题太严肃的话,大家本来工作忙了一天,压力就很大,好不容易该休息放松了,你又给他们讲课,大家肯定会排斥。所以,语言尽可能诙谐、有趣、幽默点,大家就容易接受。
大象新闻:你本人受到过直接的人身攻击吗?
听风的蚕:那倒没有。一是我体格不错,也练过,比较能打,没几个人能近身;二是我学法律的,我知道怎么维权;三是我讲的东西,都是公开的,不服来辩嘛。

来源 | 大象新闻记者 申子仲 赵朝阳 章衡 秦钰玺监制 | 李金锋 李洁敏主编 | 彭丹编辑 | 杜卉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