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日大涨熔断两次,超长期国债究竟有何魅力以及风险?
本周三(5月22日),沪深两市共3106家公司股价上涨,52家公司股价涨停。沪深大盘指数微涨,双创指数略强,但两市交易额只有8343.5亿元,仍未突破万亿成交额大关。
股市指数波澜不惊,债市则热闹异常。30年特别国债上市首日受到资金追捧,盘中两次大涨触及熔断。
深交所“特国2401”(102267.SZ)收涨19.7%,盘中一度涨23%,成交额415.4万元。
上交所“24特国01”(019742.SH)收涨1.32%,盘中一度涨25%,成交额7586.08万元。
Wind数据显示,本期的30年特别国债为固定利率附息债,总额400亿元,经招标确定的票面利率为2.57%。
中国财政部官网公告称,本期国债自2024年5月20日开始计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付息日为每年5月20日和11月20日(节假日顺延),2054年5月2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 为什么超长期国债受追捧? //
自2023年以来银行一直在调降存款利率,而且中长期限大额存单也逐渐停售,寻求安全的资金需要新的资产承接。
粤开证券对此点评称,在当前资产荒的背景下,超长期国债的发行丰富了金融市场的投资品种,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满足投资者对长期、稳定收益的投资需求,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次,“物以稀为贵”。截至2024年4月底,我国存量超长期国债规模达到50936.9亿元,占存量国债的比重为16.9%,相对发达国家占比较低,低于日本的44.8%、德国的27.8%以及美国的22.2%。
// 官方解答并提示风险 //
所谓“超长期”国债,指的是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国债。目前国内主要包括15年、20年、30年和50年四个期限品种。
财政部5月17日发布个人投资者购买国债问答指出,今年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为记账式国债,有20年、30年、50年三个期限品种,具体购买操作按记账式国债购买流程办理。记账式国债在一级市场通过记账式国债承销团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并在中央结算公司以电子记账方式记录债权。上市后,个人投资者也可在二级市场向机构投资者购买。
5月20日,部分银行面向个人投资者限时开售今年首只超长期特别国债“24特别国债01”。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开办机构购买,也可以通过在证券交易所开展债券经纪业务的证券公司购买。
财政部表示,记账式国债在存续期内可在市场进行交易。记账式国债的交易价格随市场行情波动,投资者买入后,可能因价格上涨获得交易收益,也可能因价格下跌面临亏损风险。因此,不以持有到期而以交易获利为目的的记账式国债个人投资者应具有一定投资经验和风险承担能力。
简单而言,债券价格会随利率变动,超长期国债投资者需要考虑利率风险。一般情况,市场利率上涨,记账式国债价格下跌;市场利率下跌,记账式国债价格会上涨。需要注意的是,当市场利率出现涨跌时,超长期记账式国债波动幅度更大,投资者承担的风险也更大。
除了利率风险,投资者还需警惕市场投机炒作产生的风险。财政部公告显示,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期限分别为20年、30年和50年,发行次数分别为7次、12次和3次,付息方式均为按半年付息,发行时间分布在5月中旬至11月中旬。
6月-10月是超长期特别国债供给高峰期。华泰证券测算,这几个月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月均发行规模约在1400亿-1800亿。当供应增加,投资者需要审慎评估市场波动的风险。
国信证券提示称,超长期特别国债开启发行,超长期政策债券供给明显增加。4月经济数据总体走弱,但地产政策持续放松,预计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格局的概率更大。当前30年国债期限利差较低,经济预期悲观,短周期介入30年国债品种需谨慎。
关于债券市场的风险,海外市场也提供了“前车之鉴”。
2023年硅谷银行倒闭,主要原因是该行购买了美国国债和其他政府资助企业的债务证券,当美联储加息时,期限较长的债券价格波动最为剧烈,硅谷银行因此出现巨额账面损失。当存款大量流失,硅谷银行最终走到命运的终点。
本周三,日本债券市场近期也经历巨大冲击,因为在5月13日日本央行减少了债券购买量,债券收益率飙升,债券价格下跌。日本央行、其他商业银行以及日本财政部都蒙受了巨大的账面损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