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腰斩到浮盈十亿,某险资苦守低空经济妖股8年终于翻身
作者:时浩
从4.48元低点到最高18.88元/股,凭借低空经济、飞行汽车等概念炒作,2024年万丰奥威仅用短短几个月时间实现了股价4倍增长。
作为万丰奥威第二大股东,百年人寿自2015年三季度投资万丰奥威以来,长期处于套牢状态,近月,随着万丰奥威股价暴涨,百年人寿也迎来了解套机会。
3月31日,百年人寿称因资产配置需求和投资决策,计划减持万丰奥威900万股,占总股本比重0.42%,根据上市公司公告,4月29日,百年人寿已减持完毕,按减持均价14.88元/股计算,百年人寿套现约1.34亿元。
万丰奥威的8年股价走势
长期被套牢,如今浮盈10亿元
关于百年人寿入股万丰奥威,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三季度。根据公告,2015年8月25日至9月30日,百年人寿通过竞价交易形式买入万丰奥威4291.09万股,构成举牌。
具体来看,百年人寿2015年8月以16.39-16.53元价格区间买入1983.26万股;次月继续买入2307.83万股,交易价格区间为13.38-30.11元。
同年第四季度,百年人寿再度增持万丰奥威,截至当年年末,百年人寿通过传统保险产品、分红保险产品两个账户分别持有万丰奥威股票4103万股、1466万股,合计占流通股比重6.73%,对应市值约为17.92亿元。
此后几年,随着万丰奥威的送转分红和百年人寿自身少量增持,至2023年末,百年人寿合计持股数已经来到1.88亿股,对应流通股比重8.79%。
与不断增多的持仓相对应的是,2018年后百年人寿持有的万丰奥威市值却不断缩水。以2015年末持仓市值为基准成本估算,百年人寿首次出现亏损的时间是2018年第二季度。根据彼时数据,当年二季度末百年人寿持有的万丰奥威市值约为16.05亿元,首次低于初始金额,此后几年里更是一路减少至不足10亿元,截至2023年末相关持仓市值只剩下9.3亿元,相比最初的持仓金额几近腰斩。
转到2024年,新年以来万丰奥威股价暴涨,自4.48元最低点最高涨了接近19元,截至6月3日收盘,相关股价依然高达15.10元/股,对应市值超过300亿元。按当前价格估算,包含分红和减持带来的收益,粗算下来相比2015年末金额,百年人寿浮盈已超10亿元。
减持万丰奥威带来的收益对于百年人寿十分重要。根据其最后一次公开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百年人寿净资产等各项指标都面临一顶的压力。
对于百年人寿现阶段的经营状况,以及后续是否存在进一步减持套现万丰奥威可能等问题,时代周报向百年人寿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信达澳亚买入万丰奥威,业绩却出现分化
万丰奥威的大涨离不开低空经济的概念炒作。2024年,“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万丰奥威方面,其此前表示已与全球某知名主机厂达成战略合作,将在eVTOL原型机开发、电池系统、B2C/B2B销售和售后网络资源等领域开展合作。2月6日起,万丰奥威股价大涨,截至5月28日收盘,累计涨幅达到228%。
基金公司层面,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4年一季度,早前年份中只有少数基金短期持有万丰奥威股票,且不少为指增产品,而在今年一季度,全市场19只重仓该股票基金中,信达澳亚基金经理李淑彦管理的多只产品重仓名单出现了万丰奥威。
其中,信澳匠心臻选两年持有期混合买入723.46万股,一举成为该基金第一大重仓股(净值占比5.98%);信澳周期动力混合、信澳匠心严选一年持有混合则分别买入239.44万股、125.19万股(净值占比3.53%、3.92%)。
重仓股大涨并不意味着基金业绩同样表现优秀。信澳匠心臻选两年持有期混合尽管重仓万丰奥威,但从该基金投资策略上持股过于分散,根据基金一季度报告,除万丰奥威外其余前九大重仓股合计占比只有20%左右份额,此外,其资金利用率也处于较低位置,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占比高达33.36%,偏向保守。在此背景下,信澳匠心臻选两年持有期混合没有采准一季度市场反弹节奏,当期亏损6.40%,截至5月28日收盘,该产品年内跌幅超过8%,位于同类产品3236/4134。
相比之下,投资标的端,信澳周期动力混合、信澳匠心严选一年持有混合重仓股较为一致,除万丰奥威外还持有宏华数科、赛轮轮胎、洛阳钼业、藏格矿业等股票,截至5月28日收盘,两款产品年内分别实现7.10%、9.47%涨幅,位于同类产品中上游。
此外,在资金利用率方面,两款产品权益投资在资产份额比重均超过85%,且换手率过去一年均维持在5倍以上,对于未来行情发展,李淑彦在定期报告中表示,随着全球进入周期性补库存阶段,海外市场需求回暖,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回升,为经济提供了有效支撑,将重点关注产业链中竞争格局较好的中低端产品、受益于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和供应端问题的上游资源品、具备长期产业趋势和国内供应链配套逻辑的新质生产力等方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