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节假日消费数据背后,信号不寻常

访客 2024-09-21 70758 抢沙发

1

今年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是我吃月饼最多的一个中秋节。

一百来个月饼,塞进了我家的冰箱里,鼓鼓囊囊的,即使每天早上都拿月饼当早点,到现在还剩下一多半。

之所以有这么多月饼,得益于我妹的创新思路。

今年中秋节串亲戚我们都不用买月饼了,她买了全套的烘焙月饼的材料,在家做了几百个月饼和蛋黄酥。

真的是量大实惠,好吃不贵。

相比较超市和蛋糕房卖的月饼,一二百的华丽大盒子里塞进去8块小小的饼点,我妹自己手工做月饼,同样的价钱都搞出10倍的数量。

看我妹这过中秋节的思路,就知道今年的月饼为什么卖不动了。相比于往年的中秋,今年的中秋节过得朴实无华。

中秋节前后几天,朋友圈里基本没刷到如往年一样晒得各种华丽包装商务气质满满的月饼图片,也少了满屏的感谢XX房企的感谢词。

甚至在朋友圈,今年都很少刷到全家一起去各色饭店聚餐的情景,更多刷到的是一家几口人聚在家里,几个小菜中间摆上一个切好的月饼温馨过节的场面。

今年中秋节消费的数据,就能暴露出来今年中秋节大家心态的变化。

今年中秋节确实大家不爱买月饼了。

根据相关协会的数据,2023年主流月饼价格在80-280元,今年主流月饼价格在70-220元。预计月饼的生产量和销售额大致下滑6%和9%左右。

以往中秋节前夕月饼厂商们都是连夜加班,今年月饼厂商们是上三休一,没了销量,也就没了往日的繁忙。

今年的中秋节大家也不爱喝白酒了。

白酒的标杆代表飞天茅台的价格没有因为旺季到来而上涨,反而价格再创新低。今年中秋节2024年飞天茅台的批发参考价为2380元/瓶,比去年低了350元/瓶。

其他品牌的白酒也不太好卖。今年中秋节国内白酒整体销量大概下滑10%左右。

今年中秋大家也不爱看电影了。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中秋档期总票房破了3亿,但是低于2019、2020、2022年中秋三天假期,日均票房也低于去年中秋国庆假期。

不爱吃月饼,不爱喝酒,不爱看电影,那今年的中秋节大家都干什么去了。

今年的中秋节消费,出门旅游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

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假期的首日,全社会跨区域流动量2.16亿人次,比2023年涨了37.9%,比2019年涨了13.3%。

中秋假期出境游也非常火爆,中秋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将达到180万人次,较去年涨了21.9%。

不管是境内游、境外游,还是短途游,反正中秋节三天的假期,能旅游的地方都挤满了人。

2

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这两三年节假日大家出游的兴致更高涨了。

自驾的,坐高铁的,坐飞机的,特种兵骑行的,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都能用上。无所谓精致不精致,无所谓高档不高档,反正只要能给出来时间,都要跑到另一个地方透透气。

今年的国庆假期虽然还没到,但是不用想肯定又是一个人山人海的国庆节。

十一假期首日的火车票开售之后,部分热门车次就被秒抢售罄了。

深圳到广州,成都到重庆,上海到杭州,上海到武汉,深圳到武汉都是今年十一假期火车出行的热门城市。

国庆七天假期时间比较长,境外游的热度增长的很快。

日本、泰国、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地都是飞猪上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出境游机票和酒店的预定人次已经大幅超越了去年的同期。

这两年的节假日消费也出现了一些和其他年份不太一样的变化。

虽然大家消费的热情很高,但是往外掏钱的意愿却一般。

就拿越来越火爆的旅游来说,大家是出门旅游了,但是旅游的花费却非常注重把钱花在刀刃上。

这个可以体现在出行和旅游消费的方向上。

就拿今年的中秋节旅游来说,短途旅行和性价比成为了大家关心的话题。今年中秋节假期境内机票单程含税均价同比去年下滑了25%,国内酒店的价格基本上和去年持平。

今年中秋假期其实人均消费并不算低,中秋的客单价已经修复至477元/人次,高于2019年和2020年的三年假期。但是同样的消费金额,大家把每一分钱都花到了极致。

比如,以前带孩子去方特梦幻王国,还愿意花个199元买个白天的门票,现在这种短途的旅行,只愿意花99块钱赶个夜场。

比如,之前节假日出游的交通出行,只会考虑便利程度,现在会综合比较一下便利程度和出行的价格,看看是高铁、飞机哪种更合适。

比如,看电影节假日可能去电影院里,现在除了个别特别适合在大银幕看的电影,其他的电影更愿意掏个会员费在家里投屏看。

节假日的消费越来越理性,更加节俭更加实用。

3

节假日消费,只是大家日常消费习惯的映射。

这两年大家收入下滑资产缩水之后,日常的消费习惯确实和之前有所差别。

今年风靡小红书的山姆穷鬼套餐,1.59KG卖21.9元的鸡蛋,7个装售价23.9元的原味贝果和16片装售价59.8元的瑞士卷被网友们送上了穷鬼三件套的宝座。

为了打5折的优惠,专门去超市购买临期的食品,在保质期内把临期的食品吃掉,还有人专门把购买临期食品写成了攻略。

穷游出门,挑战如何一天出游只花费100元,特种兵旅游,一天逛6个景点,夜里只睡三个小时。

这些在网络上突然爆火并被年轻人争相模仿的生活消费行为,其实都是当下消费习惯的体现。

我们日常生活肯定没有这么节俭到极端,但是对于价格的敏感确实比以前高得多,对物质的渴求和欲望慢慢变少。

手机已经不像前几年一样,一两年就换一个新款的,现在能用则用,一个手机用三四年很正常。

7.9的库迪和9.9的瑞幸在口味上没有多大的差别, 那就能省则省。

2022年以后,大家的消费习惯都在朝着省钱和性价比的方向转换。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是长期的,是存在代际的。

这是我们在刺激消费时需要注意的一个点。

消费习惯具有惯性,一旦形成之后很难逆转。

一旦一代人或者两三代人养成了节俭到极致的消费习惯,只靠短期的措施和政策很难改变。

除非,这种消费习惯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除非,后面有了长达几年甚至十数年的收入增长,用时间来改变习惯。

否则,消费习惯将会影响到实际的消费行为,又会影响到消费数据,继而影响到企业和商家的生产,影响到现有的经济循环。

所以,解决消费问题的动作要快,要迅速,并不是只看短期的刺激,更要考虑长期的保障和对大家行为的长期影响。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075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