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中国太平“炒股”赢麻了!新班子交成绩,投资收益665亿翻倍,股价却跌7%

访客 2025-03-25 27 抢沙发
在领导班子完成“将帅齐换”后,中国太平(00966.HK)交出近年来最优成绩单。中国太平表示,主要原因为保险服务业绩及净投资业绩均较上年上升。具体来看,实现保险服务业绩220.24亿港元,同比增长18.8%;人寿保险业务溢利突破100亿港元,同比增长11.6%;境内财产保险业务溢利8.04亿港元,同比增长831.0%;再保险业务溢利9.57亿港元,同比增长187.5%。董事长尹兆君在年报致辞中评价到,“2024年是中国太平创立95周年,公司高质量完成全年经营任务,取得了近年来最好的经营业绩。”近年来最好“成绩单”截至2024年12月末,寿险合同服务边际1916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0.5%;2024年寿险新业务贡献合同服务边际179.63亿元,同比增长20.7%,主要原因为境内寿险业务盈利性提升。太平养老则持续深化转型,高价值长险业务贡献持续提升,业务结构持续优化;聚焦养老主业,大力发展养老金融业务,其中个人养老金业务实现保费收入2.6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8.2%,主要原因以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为契机推进业务销售;商业养老金业务年度新增缴费突破200亿元。2024年,其境外财险业务也实现承保盈利。太平香港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长0.9%,综合成本率94%;太平澳门市场排名继续稳居第一,综合成本率83.9%,承保表现优异;太平新加坡财险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6%,综合成本率87.8%,承保表现优异;太平印尼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4.8%,主要得益于中资业务快速增长,综合成本率94.7%。2024年开业的太平卢森堡公司,也已开始签发保单。总投资收益同比大涨98.2%财报显示,2024年,中国太平的资产管理业务溢利5.39亿港元,扭转2023年亏损局面,主要原因为与上年比较,管理费收入上升及节省成本;净投资业绩58.31亿港元,扭转2023年亏损局面,主要原因为投资回报率较上年上升;总资产17343亿港元,较上年末增长14.9%,主要原因为金融投资总额较上年末上升。2024年,中国太平实现总投资收益665.43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98.2%,主要原因为已实现及未实现资本利得由上年的亏损转为盈利,总投资收益率4.57%,较上年同比上升1.91个百分点。此外,作为总部位于香港、9家子公司位于大湾区的中管金融央企,中国太平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去年,中国太平还在中国香港成功发行亚洲首只双风险、双触发机制巨灾债券,保险风险证券化取得突破。二级市场上,3月25日开盘,中国太平股价震荡走低,盘中一度下跌8.95%,至11.4港元/股;截至收盘,报11.64港元/股,跌幅7.03%,总市值418.34亿港元。3月24日,中国太平还发布公告,委任周梁刚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及战略与投资委员会成员,自2025年3月24日起生效。就在上个月,中国太平董事长尹兆君、总经理李可东任职资格先后获批。尹兆君,59岁,2024年12月至今出任中国太平董事长,2025年2月至今为中国太平集团及中国太平(香港)董事长,兼任太平人寿董事长、太平财险董事长、太平养老董事长、太平资产董事长、太平人寿(香港)董事长及太平新加坡董事长。2025年1月23日,中国太平原副总经理李可东获委任为总经理,接替尹兆君。2025年2月28日,金融监管总局批复李可东的总经理任职资格。李可东,57岁,2025年1月至今出任中国太平副董事长及总经理。2025年2月至今出任中国太平集团及中国太平(香港)副董事长及总经理,兼任太平人寿董事、太平财险董事、太平养老董事、太平资产董事、太平资本董事长、太平产业董事长及太平金控董事长。

李可东曾多年供职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曾任中国信保业务总监、客户管理和市场开发部总经理、人力资源部总经理、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及广东分公司总经理等。此外,李可东还曾任中国民航总局办公厅局长办公室主任。2019年,李可东加入中国太平,担任公司副经理。

中国太平“炒股”赢麻了!新班子交成绩,投资收益665亿翻倍,股价却跌7%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