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岗位挤满春招市场,有年薪高达百万,应届生抢占最后机会
人工智能带来的风暴重新搅动招聘市场,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能置身事外。春招自然成为头部公司争夺技术人才的第一站,接二连三的招聘信息铺满了各大社交平台。进入3月,各大互联网公司陆续发布了招聘信息,阿里、京东、字节跳动、小红书等公司纷纷进入招兵买马的阶段。“杭州六小龙”之一的宇树科技则放出“机器人控制算法专家”岗位,薪资水平为70K-100K(13薪),按照最高10万元月薪计算,年薪可以达到130万元。即将硕士毕业的沐沐,还没从此前秋招密集的战斗中缓过神来。春招释放的一批岗位,推着她进行新一轮的查漏补缺。“今年春招还是有不少有潜力的岗位,我已经陆续进入几个面试环节了,但是还没收到理想的offer。”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表示,通过与多家企业沟通,整体来看,目前企业招聘需求有所恢复,但更多倾向于校招,这主要是出于用人成本的考虑。过去一年,在聚焦核心业务之后,各大互联网公司重新回到了增长的轨道,人员结构逐渐趋于稳定。因此,春招成为互联网公司业务调整、重新排兵布阵的关键节点。在连续几年大规模的降本增效后,大厂的人员缺口也显露出来。阿里财报显示,2024年年底,阿里员工数为19.4万,而在2021年年底,该数字接近26万。京东加大春招力度也与其当前业务的调整密不可分。开年后,京东官宣闯进外卖赛道,重新搅动本地生活战局。此外,京东也已切入具身智能领域,侧重家用场景,现已成立相关业务部门。三年前,林鑫经历过招聘季的厮杀,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只要通过业务能力考核的面试,收到offer的概率会达到90%以上,但是类似的情况在这两年发生了变化。“竞争更激烈了,很多终面通过的候选人也要面临漫长的‘泡池子’环节(简历池,指笔试、终面通过后的等待过程),再根据学校和综合素质淘汰一批人。”AI岗位火爆,应届生争抢上岸“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职业生涯的分水岭,如果不能进入核心业务条线,很有可能被时代抛弃。”经过一个假期的复盘,王冕对AI应用场景和相关知识的恶补,最终他上岸了某中厂的产品经理岗。对待春招市场涌现的新机会,亚楠表现得比较佛系,她是某985大学的应届生,由于专业问题大量流入招聘市场的岗位基本与她无缘,专业对口就像一道跨不去的障碍,她注定无法成为热门岗位的候选人。随着AI岗位全面涌向春招市场,相关岗位的需求也跟着水涨船高。其中,阿里春招开放的岗位超过3000个,AI相关岗位占比接近50%,高德AI相关岗位占比约65%,阿里云超过80%。“今年春招的针对性比较强,科技公司几乎都选择在核心业务中融入AI功能,算法和研发等岗位的市场需求量大,开出的工资也比较高。”王伟说道。林鑫也想搭上人工智能的风口,他尝试投递某头部大模型公司的实习岗位,却拿不到相应的面试机会,他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大厂的出海业务。面对巨大的技术浪潮,赶上变革的应届生都不想错过,但是机会并不会为所有人逗留。上岸后的王冕也抱着些许危机感,他担心有的AI岗位会变成一种过渡性工作,一旦在行业竞争中失速,他也会成为被淘汰的一员。
(文中受访者皆为化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