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乡卫辉:小板凳讲透大政策 高效能治理破解"急难愁盼"
大象新闻记者 卢家民 陈培闯 通讯员 李娟
新乡卫辉市通过小板凳课堂,邀请市直各单位掌握群众兜底政策的人员,担任政策明白人,创新推出“理论+政策明白人”的宣讲形式,聚焦基层治理难题堵点,全力解决“急难愁盼”,用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
“咱们这个萝卜深加工,利大于弊,下面咱就具体分析分析……”3月底,由蔬菜种植专家担任“政策明白人”的小板凳课堂,在卫辉市汲水镇下园村开讲了。
下园村种植的萝卜是“中原贡品”,全村种植面积达800多亩,平均亩产8000斤,产量高,还不愁卖,带动了全村蔬菜种植。这两年,村两委想要通过蔬菜深加工,延长产业发展链条,村民们很不理解。
“俺村的萝卜品质又好,又有蔬菜市场,不出门都不愁卖,为啥还要占地、花钱,进行深加工,我不理解。”村民贾梅君心直口快,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村民常清岭也有着自己的疑惑:“咱们的农业体验园不就是产业吗?你确定你这个产品,能卖出去吗?”
下园村有着卫辉市规模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也有现代农业体验园。部分村民认为,投资蔬菜深加工厂就是瞎折腾。
为了让村民们能支持工作,村两委干部通过小板凳课堂,邀请乡镇分管领导、蔬菜种植来村里实地走访考察,和村民们面对面,讨论蔬菜深加工的可实施性。
“村里萝卜种植、反季蔬菜种植,对于咱们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来说,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卫辉市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站站长孟祥禄在实地考察之后,告诉记者:“农产品经过深加工之后,身价能提升5-8倍,可以有效带动村民增收。”
据卫辉市汲水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赵文强介绍,在下园村党群服务中心西南,有一片5亩的闲置土地,“区位优势、土地性质等各个方面,都符合建设要求,可行性比较强。”
在小板凳课堂上,专家从增收、就业、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答疑解惑,让村民们基本认同了蔬菜深加工的理念。在村民的支持下,目前,村两委正在积极与几家承包商进行洽谈。
“我们通过小板凳课堂定制,邀请专家们来讲课,效果很好,把这些道理讲透,村民对工作支持力度更大了,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更高了。”下园村党支部书记张红伟说。
小板凳课堂,是卫辉市针对群众们关心关注的乡村振兴、惠民政策等主题,开展的互动式宣讲,目前已经开设450多期,逐渐由理论宣讲进田间地头,转变为“理论+政策”走街串巷,通过村镇定制的方式,更贴近群众的生活,化解乡村振兴中的难点和堵点。
据卫辉市委宣传部理论科负责人尚娟介绍:“依托党校老师和政策明白人,将理论转化成群众听的懂的大白话,根据群众需求,不断丰富课堂内容,真正打通党的创新理论最后一米,为高效能治理注入强大思想动力。”
编辑:陈培闯
二审:段玉龙
三审:卢家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