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永好等企业家谈民营经济促进法:对增强投资信心、稳定市场情绪有积极作用
我国迎来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下称“民营经济促进法”)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今年5月20日起施行。该法律总则第一条提到,民营经济促进法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得知该法出台后,“特别高兴,也特别激动”。“在大环境错综复杂的大格局下,民营经济促进法及时出台,我认为对增强民营企业投资信心、稳定市场情绪,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一定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刘永好说道。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也令腾易科技联席总裁杨永峰备受鼓舞。他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法治是企业信心的基石,“我深刻感受到国家以法治之力为民营企业‘撑腰’的决心,这对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将有力增强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方面,民营经济促进法中提到,国家坚持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的原则。民营经济组织与其他各类经济组织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市场机会和发展权利。“民营经济促进法从制度和法律上落实了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这非常重要,我觉得这是民营经济促进法最核心的要点。”刘永好表示。市场准入是民营企业参与经济活动的重要前提,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此外,民营经济促进法还规定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保障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依法平等使用,预防和制止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垄断、不正当竞争行为等。就在不久前的4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清单越缩越短,市场越放越活。”经过4次修订,清单内的事项数量已由2018年版的151项缩减至106项,缩减比例约30%,一大批行业准入限制得以放宽。抓住科技转型窗口期民营经济促进法从多个方面鼓励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包括鼓励、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积极发挥作用;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同时还提出要加强对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原始创新的保护。这些规定背后,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杨永峰认为,民营企业向来是技术创新的“急先锋”,贡献了全社会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我们也将抓住新产业与新技术周期,拼创新,抢机遇。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我相信大规模的创新成果必然会持续涌现。”王东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作为一家产业互联网平台,找钢集团多年来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民营经济促进法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积极发挥作用,这让我们有了更加充足的信心和底气。”他以农业举例,我国在育种和智能化养殖方面还和农业发达国家有差距。支持民企参与和牵头重难点攻关,不仅有利于民企发展,各行各业的民营企业也能为重大技术攻关提供丰富的场景、经验以及灵活多样的资金和团队,来推动国家经济的转型升级。汽车互联网头部企业腾易科技诞生于千禧年,过去二十余年经历了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也见证了民营经济的不断蜕变。
杨永峰作为腾易科技联席总裁,对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感触颇深。他表示,“作为企业家,我们既是受益者,更是践行者。”基于这一背景下的一系列新的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民营企业应该主动将企业使命和国家战略保持一致,以“事争一流”的担当,积极发挥经济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