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顺长城15年老将鲍无可离任!重仓中国移动、紫金矿业,喜欢买低估值股票
继曹名长、周海栋后,又有知名基金经理离任。鲍无可的离任并非毫无征兆,今年4月,景顺长城就曾公告,为其在管的产品增聘基金经理。本次官宣标志着这位在景顺长城基金工作超过15年的老将,正式告别老东家。鲍无可于2009年12月加入景顺长城基金,2014年6月升任基金经理。作为价值投资代表人物,相比于产品净值增长,鲍无可更重视风控。在此前的采访中,他曾表示,从做投资的第一天起,就把不亏损放在首位,投资中最重要的也是安全边际,要具有高壁垒的同时估值合理。2019年、2020年,鲍无可管理的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混合A各年业绩分别为14.83%、14.08%,同期同类基金分别实现45.13%、57.64%的净值增长;即使以沪深300的36.07%、27.21%涨幅为参考,仍明显落后。2022年后,鲍无可开始崭露头角。面对权益市场波动,过去三年鲍无可管理的基金全部逆势实现盈利,其中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混合A单位净值自1.8增长至2.4左右。分季度来看,除2022年一季度、2023年四季度、2024年四季度有所回撤外(分别亏损3.96%、1.10%、5.92%),其余报告期均实现正向增长。重仓的能源股是拉动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混合A近两年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2022年第一季度中,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中国移动、凤凰传媒、川投能源、中南传媒、迈瑞医疗、华能水电、粤高速A、赤峰黄金、新洋丰、金域医学,合计占净值比约45%,至2023年末,其重仓股已基本集中在能源、有色等行业。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混合A股票仓位约为60.15%,其余4成为现金,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紫金矿业、神火股份、美的集团、海尔智家、久立特材、浙江鼎力、梅花生物、盾安环境、卫星化学、江瀚新材,合计占基金比重为46.01%。此外,鲍无可有些时候也会跟随市场行情进行短线投资布局。尽管重仓股名单中未出现科技类企业,但2023年第二季度报告中,曾提及“受益于AI的热度,本基金部分持仓在二季度大幅上涨,估值水平也随之提升,安全边际有所下降,我们在较高的位置获利了结”。鲍无可的两只代表基金,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混合A、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股票A规模分别为31.39亿元、40.01亿元,继任者分别为邹立虎、张仲维,二人从业年限均超15年。邹立虎的投资框架偏好与鲍无可存在一定相似性,加入景顺长城前,邹立虎曾管理过当时市场上唯一一只白银期货基金——国投瑞银白银期货(LOF)A,在涉足权益产品后,其投资范围依然沿袭着重视周期投资的框架。相比鲍无可一倍左右的换手率,邹立虎尽管同样持有大宗类股票,且不倾向大幅更换重仓股,但会通过相对高频的交易改变单一资产的份额比例,对应到单季业绩波动上也比鲍无可也更大。张仲维在宝盈基金任职时,曾担任海外投资部总经理,拥有多年国际资产投资经验,与沪港深产品的属性较为契合。作为传统的科技型基金经理,张仲维在投资中主要集中在科技赛道,持仓市盈率普遍较高。鲍无可在早前的基金一季报中,对AI产业链的发展却保持谨慎。他认为,DeepSeek的能力追平OpenAI,意味着 Transformer技术红利已经被大家吃透,后续AI行业技术发展需要找到新的迭代点。若无新迭代点,AI 的能力可能就止步于当前状态,而未来技术进步,很难提前预判,只能紧密跟踪,积极应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