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银行逾1000亿元出资,国家大基金三期,或将重点投资这些项目 日前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大基金三期”)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440亿元,规模超过前两期。在此背景下,5月27日,A股半导体产业链全面爆发,光刻机、半导体材料、先进封装等概念表现活跃。同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公告了向国家大基金三期出资事项。证券时...
对基民不公平?这类行为频惹争议,公募如何杜绝信息不对称? 近期,基金行业涉及人事变更、薪酬变更等传闻不断,各种猜测和传闻四起,其中明星基金经理的离职传闻更是传的沸沸扬扬。自媒体时代,各种猜测、臆想更是加剧了不实信息的传播,对基金从业者以及基金持有人造成较大困扰。而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对象,基金公司却大多数是三缄其口,对于一些重大信息的披露也总是遮遮掩掩。需要...
重名基金扎堆,专家直呼“犯晕”,公募如何破局“同质化”? “万基”时代下,基金“同质化”议论声居高不下,最直观的表现要数基金“重名”现象。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在目前近1.2万只基金中,以“价值”“成长”“优选”“回报”“竞争力”等词汇命名的基金扎堆明显。此外,还有基金名用一字串联,三个金字组成的“鑫”字最为常见。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重名基金的时间跨度竟长达2...
港股基金大回调,又是熊市思维作祟?后市或将螺旋式上涨 在一片高歌猛进中,港股基金的回血之路突然急刹车。今年的港股产品已成为许多“一拖多”明星大佬赢回业绩和面子的核心所在,不少顶流基金经理年内最佳业绩均在港股产品上,但随着多只关键重仓股的大幅回调,港股主题基金的净值跳水也引发基金持有人的关注,港股基金的反攻趋势结束了吗?对此不少基金公司人士认为,港股市场...
债基赎回,什么原因?业内人士:动机多样,不一定是业绩不好 在交投持续活跃下,债基赎回现象越发频繁。仅从5月单月来看,截至5月24日,基金公司为应对债基赎回提升净值精确度的公告就达到了25条。剔除一些规模较小的“假赎回”(由于规模过小,这些基金的赎回即便触碰到了10%警戒线,绝对赎回份额和市场影响依然较小,因此不列入重点关注之列)外,5月以来有不少触发赎回的...
公募频现大额赎回,有的刚成立就缩成迷你基,持营也破不了缩水的题? 不仅新发难,持营也难。近日公募频现大额赎回,5月23日,摩根基金旗下摩根瑞欣利率债发布公告称,5月22日该基金发生大额赎回,经协商,决定提高该基金份额净值精度至小数点后8位,小数点后第9位四舍五入,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5月10日成立,仅仅过去了12天就遭遇了大额赎回。近期情况来看,这并不是个例,据财...
异军突起!多位基金经理提前加仓这个板块,ETF已大涨超15% 近期,新一轮电力重磅改革预期开启,点燃了电力板块的投资热度。5月24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但电力板块异军突起,虚拟电厂、绿色电力、电力物联网等细分概念集体冲高,九洲集团、乐山电力、大连热电、明星电力等近20股涨停,多只电力相关ETF上涨超2%。自2023年以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便有所加速,即将于...
买完黄金买白银,年内“赚”30%,还能上车吗? 在黄金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白银价格也跟着一路狂飙。在公募基金市场,与“白银”相关的产品仅有1只——国投瑞银白银期货,该基金2024以来收益率近30%。中新经纬在社交平台看到,一些投资者晒出了购买国投瑞银白银期货基金的收益截图,不乏短期内斩获10%-20%收益率的案例。截图显示,有投资者从5月6日陆...
见证历史:公募基金总规模首破30万亿 公募基金行业迎来又一历史性时刻!5月23日晚间,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一期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0.78万亿元,相比3月份增长近1.5万亿元,助推总规模首次站上30万亿元大关。从4月份变化看,包括股票、混合、债券、货币、QDII等在内的各细分类型基金规模全线上涨,其中...
历史性时刻,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大关 基金业协会官方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大关!与3月底相比,公募基金规模在一个月内增长超1.5万亿元,与1月底相比,公募基金规模三个月内增长超3万亿元。仅从4月来看,固收类基金成为规模增长主力 ,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单月规模合计增加近1.5万亿元。从全年来看,权益类基金也是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