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北京楼市新政来了,房子能买了吗?
文:任泽平团队
导读
“517”新政标志房地产政策的历史性拐点到来,体现出当前稳地产的重要性,关系经济复苏、地方财政、民生保障等。
一线城市具有“风向标”意义。5.27上海放松限购打响一线城市放松第一炮。随后5.28广州、深圳跟进。6.26北京房地产新政出台,标志着四大一线城市全面转向救市。验证了我们“一二线放松限购是大势所趋”的判断。
房地产长期看人口,考虑到北、上、广、深等城市人口流入和购买力情况,这些城市放松限购后市场活跃度短期提升,核心区域销售去化或加速。
本轮一线城市放松具体有哪些措施?5月27日,上海非沪籍购房5年社保变3年,下调首套、二套首付比及利率;5月28日,广州非本地户籍家庭2年社保变6个月,下调首套、二套首付,取消房贷利率下限;5月28日,深圳下调首套、二套首付比及利率,力度基本对标上海;6月26日,北京下调首套、二套首付比及利率,力度基本对标上海。
“517”新政、3000亿再贷款收储等,国家对于房地产去库存的政策导向已经十分明确,决心很大,为什么?很大程度与地方财政有关,土地财政占地方可支配财力的56%,这影响到基层运转,不仅是经济问题。
从趋势来看,未来一线城市取消限购是大势所趋。上海放松了外环内二手房,北京放松了五环外,深圳放松了非核心区,广州放松了120平方米以上户型限购。当前楼市表现疲弱,房地产从“防过热”转向“防过冷”,不用担心取消限购引起市场过热;中长期可考虑在市场企稳后,通过人地挂钩实现供求平衡。
挤牙膏式的政策放松,效果是短期脉冲状的,真正有效的政策放松要一鼓作气提振信心。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日本政府调控态度不够坚决、力度不够强劲,采取挤牙膏式宽松,没能有效阻断资产价格-银行信贷-物价水平螺旋式下降,最终产生了慢性通缩。然而,美国面对2008年危机果断执行措施,实施大规模QE,阻止危机蔓延,经济很快复苏。
放松限购有用吗?对一二线城市有部分效果,但从整体而言,目前制约因素是居民支付能力,需要住房保障银行和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之类的措施。收储库存用于保障房迈出了重要而正确的一步,未来需要3万亿以上,建立大规模住房保障体系,解决优质房企流动性和地方财政,缓释金融风险,一举多得。同时,启动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防止资产负债表衰退,启动经济复苏。
未来三招可救地产:1)组建住房银行,收购开发商的土地和商品房库存,用于租赁房保障房;2)全面取消限购;3)降低利率和税费,包括二套房存量房贷利率,通过降准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如果措施得当,中国楼市不会重演日本九十年代,城镇化还有很大空间,房地产还有解。日本九十年代城镇化进程结束,人均GDP3万美元。中国需要以时间换空间。传统经济软着陆,新经济崛起,双支柱,中国经济加油!
目录
1 四大一线城市放松新政解读
2 上海、深圳、广州新政后市场反馈如何?
3 一线城市放松限购是大势所趋:必要性和紧迫性
4 放松限购之外,关键是提升居民支付能力
5 短期三招可救地产,长期“五大核心”构建房地产新模式
正文
1 四大一线城市放松新政解读
1.1 6.26北京放松政策解读
6月26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具体来看,北京新政有以下要点:
1)降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首付:首套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从30%调整至20%;二套房则按照五环内、五环外划分,最低首付比分别为35%、30%。
2)降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LPR减45个基点;二套房贷利率下限,五环内的调整为LPR减5个基点,五环调整为LPR减25个基点。
3)降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首付:公积金首套最低首付比调整为不低于20%;二套五环内的,最低首付比不低于35%,二套五环外的,最低首付比不低于30%。
4)支持多子女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
5)组织开展住房“以旧换新”。
北京本次住房政策调整,同样是对我国5.17新政的跟进,是全国最后跟进的核心城市。
一方面,降低首付比例明显降低了购房门槛,首套住房的首付比例降至不低于20%,针对二套住房,五环内最低35%,首付水平基本与上海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北京二套首付比不再按照是否城六区划分,而改为五环内外,更有利于政策落实和执行。与此同时,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与商贷同步调整,有利于促进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
北京大幅降低房贷利率,降低购房者置业成本。北京6.26新政后,首套房贷利率下降45至55个基点,二套房贷利率下降65至80个基点,下降幅度较大,将对购房需求释放产生较大提振。调整后北京执行的首套和二套房贷利率与上海基本一致。
另一方面,北京对二孩及以上家庭购买二套按首套房贷执行,将促进多孩家庭住房需求释放,带动市场活跃度进一步提升
最后,北京新政新增支持住房“以旧换新”,有望畅通一二手链条。
1.2 5.28广州放松政策解读
2024年5月28日,广州优化楼市政策。广州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具体来看,广州新政有以下要点:
1)非本地户籍家庭限购放松:非广州户籍,在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南沙等区买房,社保缩短为6个月。
2)降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首付、利率:首套首付比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首付比调整为不低于25%;取消利率下限。
3)放松限贷:非限购区域内,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并已结清贷款的,又申请贷款购买住房,银行可灵活把握首付比例和利率。
一方面,广州5.28新政对限购政策进行优化,对于越秀等六大限购区,外地人购房社保缴纳年限由2年降至6个月,限购要求明显降低,广州目前是一线城市中对社保、个税连续缴纳时长要求最低的城市;
另一方面,广州对房贷首付、利率方面调降力度最高。本次广州明确取消房贷利率下限,但未公布执行的最低利率水平;广州明确首套、二套首付比例不低于15%、25%,对比来看,本次下调后,广州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均为一线城市最低,力度较北京、上海、深圳更大。
1.3 5.28深圳放松政策解读
2024年5月28日,深圳接连优化楼市政策。据“深圳特区报”消息,自5月29日起,深圳市下调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和利率下限。具体来看,深圳新政有以下要点:
1)降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首付:首套房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由30%降至20%,二套最低首付比由40%降至30%。
2)降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LPR减45个基点;二套房贷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LPR减5个基点。
深圳新政调整有利于降低居民家庭购房门槛,减轻还款负担,更好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1.4 5.27上海放松政策解读
2024年5月27日,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具体来看,上海新政有以下要点:
1)非本地户籍居民限购放松:缩短非沪籍居民购房所需缴纳社保或个税年限由5年至3年;扩大重点区域非沪籍人才以及非沪籍单身人士购房区域;
2)降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LPR减45个基点;二套房贷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LPR减5个基点;
3)降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首付:首套最低首付比调整为不低于20%;二套最低首付比调整为不低于35%。
一方面,上海5.27新政对限购政策进行优化,社保5年改3年,主要吸引本地符合购房条件仅社保年限不足的群体。
另一方面,上海5.27新政降低首付比例、调降商业房贷利率,切实降低了新购房门槛、减轻新购房的利息负担。首套首付下调1成,促进目前首付不足但收入预期稳定的刚需购房;二套首付下调1.5成,促进改善型需求释放。首套房贷利率下降55个基点,二套房贷利率下降35至45个基点,降低购房者置业成本。
2 上海、深圳、广州新政后市场反馈如何?
从市场表现来看,5.17新政落地后,上海、深圳、广州均较快跟进落地相关举措,短期内新房、二手房市场活跃度略有提升,但市场预期仍然较弱。在本轮新政中,仅上海、广州对于非本地户籍居民购房限制进行了不同程度放松,但对比海外,我国一线城市核心区域购房政策限制依旧严格。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已经超调,市场信心恢复需要更多的激励,这就更需要一线城市全面放松打动需求。
新政后上海、深圳、广州市场环比提振明显,但同比复苏信号依旧较弱。
商品住宅销售方面,以2024年5月28日至2024年6月26日期间,新政落地后的近一个月时间的成交来看,上海、广州、深圳三城商品住宅累计成交100.8、72.6、25.7万平,环比提升了18.3%、40.5%、29.7%。而此期间北京新政尚未出台,北京商品住宅累计成交37.7万平,环比仅提升3.0%。同比2023年5月28日至2023年6月26日期间,上海、广州、深圳三城商品住宅成交同比变化-21.9%、+9.1%、+3.8%,同比复苏信号依旧较弱,北京则为-41.6%。
二手住宅成交方面,以2024年5月28日至2024年6月26日期间,新政落地后的近一个月时间的成交来看,深圳二手住宅累计成交43.8万平,环比提升了14.6%。而此期间北京新政虽然尚未出台,但5.17后二手房成交保持一定规模,北京二手住宅累计成交133.0万平,环比提升17.6%。同比2023年5月28日至2023年6月26日期间,深圳二手住宅成交同比变化+85.8%,同比复苏信号优于新房市场,北京则为+30.0%。
库存方面,截至2024年6月21日,北上广深去化周期分别为28.6、8.4、20.1、23.4个月,除上海外三城去化周期处于较高水平,环比5月同期分别变化了+0.80、+0.08、-2.03、-0.15个月,新政对广州、深圳库存去化有一定帮助。同比去年,北上广深去化周期分别变化了+12.72、+4.19、+5.12、+9.96个月,一线城市库存整体情况仍需去化,全面放松依旧是大势所趋。
3 一线城市放松限购是大势所趋: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二线城市全面放松限购是大势所趋,我们认为有五大核心理由:
限购政策本是房地产市场过热时期出台的临时性政策,如今抑制了刚需和改善型需求。放开限购,意味着让过紧的房地产市场回归正常市场状况,接受供需调节,并非激起泡沫与过热的“刺激性措施”。中长期可考虑在市场企稳后,通过征收房地产税等税收机制调控市场,同时能为地方财政增加稳定税收来源,通过人地挂钩实现供求平衡,避免热点城市房价暴涨。
放开一线城市限购,带来积极的政策信号,可提振市场整体信心。化解房地产困境的关键在于需求端信心恢复,信心提振才能带动销售回暖。当前我国对住宅市场较冷、购买力较弱区域,包括部分一线城市的非核心区已经放松限购,但提振效果有限。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楼市,是全国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聚集了相对旺盛的住宅购买力,放开限购,能够有效提振需求端信心。
去库存,稳房价、稳市场、稳经济。房地产市场进入存量房主导时代后面临调整分化,要消化此前的高房价、高库存、高杠杆。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行业,事关经济恢复、金融风险,房地产稳,则经济稳。我国一线城市目前成交量价、库存积压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但一线城市的住房潜在需求高,对于全国投资置业人群有较强吸引力,全面放开限购带来销售提振,有利于去库存、稳房价、稳市场、恢复经济。
让中国人置业的强大购买力留在国内,为我国经济复苏贡献力量。中国人的强大购买力在过去两年惠及全球大都会的房市,在东京、伦敦、纽约、洛杉矶等城市,是最大的外国房产购买群体。我国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楼市,是全国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聚集了相对旺盛的住宅购买力,但在限制性政策约束下,导致肥水流入外人田。全面放开一线城市限购,能够满足我国居民的合理住房需求,有效提振需求端信心。
从国际经验看,海外典型国家核心城市房地产市场长期向本国、全球买家开放,不限购也不限售,遵循市场化原则,通过价格和税收调节,而非人为的行政手段。人口和产业持续向大都市圈、城市群集聚是发达国家的共同经验,核心城市楼市不限购,遵循人口流动规律,有利于促进人才流动并提升城市竞争力。
对比海外,我国一线城市如北京的核心区域购房政策则限制明显较多。目前,京籍单身人士,且名下无房者,限购1套;若京籍已婚家庭,以家庭(夫妻双方与未成年子女)为单位限购2套;非京籍家庭需满足连续五年个税/社保,在北京无房的可限购1套。另外,2024年4月3日后以上家庭、个人均可在五环外加购一套住房。(参考《一线城市该不该放开限购?》)
4 放松限购之外,关键是提升居民支付能力
目前房地产行业不止需要简单的“放松限购”,核心制约因素还有居民支付问题、预期问题。在房地产存量时代,库存积压,成交量价回暖需要更多时间和政策激励。要替代旧的“房地产-土地财政-金融”循环,必须引入“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通过财政扩张带动包括房地产投资在内的整体投资回暖和经济复苏,配合住房银行收储,稳楼市,稳经济,利民生。
回顾日本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陷入的“失去的三十年”, 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日本政府调控态度不够坚决、力度不够强劲,采取挤牙膏式宽松,没能有效阻断资产价格-银行信贷-物价水平螺旋式下降,最终产生了慢性通缩。 “资产负债表衰退”、“流动性陷阱”、“‘债务-通缩’循环”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日本痛苦的去杠杆“三十年”。
如何避免重蹈覆辙?2008年美国面对金融危机,政策果断采取措施防止危机蔓延。财政部对问题机构进行注资救助,美联储向金融体系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支持,快速将政策利率降至0附近,实施大规模QE。美国股市2009年中旬触底,物价2010年企稳,经济快速复苏。 保住了居民和企业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也就是没让企业和居民买单,而是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进行化解,所以居民有能力消费,企业有能力投资。
对比借鉴2014-2016年房地产周期,放松限购限贷仅是政策起点,关键一步是恢复居民的消费能力和信心,这又进一步需要恢复资产负债表,进而带来房地产存量化解和增量需求,从而推动销售和新开工。2014年4月,部分地方开始放松地产限制政策。2014年6月,呼和浩特率先发文全面放开限购,此后各地密集放开限购限贷,此外各地方政策还涉及房贷优惠、购买补贴、落户放宽等。2014年9月底,仅有北上广深和三亚五个城市未放开限购政策。随后,2014-2016年间,大规模推进的新建棚户区改造、棚改货币化安置的过程就是消化库存、优化增量的过程。
我们之前倡导的成立住房保障银行、政府收储存量房用作保障房(请参考《关于组建住房银行的构想》)正在落地,这是解决房地产困境的有效路径,3000亿元或是初步尝试,后续政策力度还需继续加码。
政府收储模式,利于去库存、救房企、救楼市、利财政、利民生。房企拿到资金,缓解现金流压力,一方面用于拿地,利好地方财政;另一方面建设住房、防止烂尾,利好民生。地方政府将保障房租赁获得收入,按时向商业银行还款,同时,通过收购存量房减少市场供给,达到去库存目标,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稳经济。此外,批量收购转保障房,建设中国版组屋,一举多得。
推出“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对冲经济运行压力,解决当前地方财政和企业居民收入问题。“新”一轮经济刺激,即通过财政扩张,配合货币宽松,扩大需求,带动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加大对新经济、新质生产力的支持力度,提升长期竞争力。关键在“新”,调整投资领域,发行超长期国债重点支持新基建项目,更多投向新经济、新质生产力领域,如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而不是简单重走老路,导致过剩浪费。
5 短期三招可救地产,长期“五大核心”构建房地产新模式
我们此前提出,三招可救当前地产,房地产是第一大支柱产业,房地产稳,则经济稳,就业稳,金融稳。
组建住房保障银行,收购开发商库存。建立专项资金收购开发商土地、商品房库存,开发商拿到资金限定必须保交楼,这样可以防止烂尾,避免让购房者承担地产调整的风险。房企回款有多余资金,可以用于拿地,土地财政因此恢复,地方债务压力得以缓解,基建有望回升。收购的库存商品房和土地用于租赁房保障房,有助于改善民生,原本开发商手里有很多库存,如果额外再新增供地用于租赁房,将导致巨大的浪费,一举多得。
全面取消限购,回归市场化。现在市场低迷,是取消限购的良机,发达国家对国内居民没有限购措施,都是通过价格和税收调节,而不是人为的行政手段,违背市场经济。一二线市场如果活跃起来,可以通过多贡献土地财政、税费拉动经济增长。在当前行业持续低迷背景下,取消限购短期将促进房地产筑底回升;中长期可考虑在市场企稳后,通过征收房地产税等税收机制调控市场,同时能为地方财政增加稳定税收来源,通过人地挂钩实现供求平衡,一举两得。
持续大幅降息减少购房成本,为居民减负。货币政策部门通过定向降准等支持银行降低负债成本。现在实际利率偏高,应该大幅降低存量利率,之前降低了首套,社会反响很好,二套的也应该降低,这是善政。
长期看,以“城市群战略、金融稳定、人地挂钩、房地产税和租购并举”为核心加快构建房地产新模式。
如果采取长短相结合措施,有望促进房地产软着陆,为中国经济复苏和就业贡献力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