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0亿供应链巨头白酒梦碎,怡亚通2024年酒饮营收成谜,巅峰时卖到近百亿
4月9日晚间,“国内供应链巨头”怡亚通(002183.SZ)公布了2024年业绩,实现营收达776.16亿元,同比减17.8%。归母净利润为1.06亿元,同比减24.92%。
从IT行业延伸至化工、大消费、医疗、新能源等行业,从“380平台”到“数字化综合商社”,服务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覆盖全国320个城市百万个终端门店,2023年,怡亚通营收一度冲破900亿元。然而,这个900亿供应链大佬在白酒赛道颇为曲折。2019年,怡亚通牵手钓鱼台、国台等头部酱酒企业推出多款定制酒,又在2021年选定茅台镇大唐酒业打造利润更高的自有品牌“大唐秘造”,但届时酱酒热度“熄火”,行业又进入新一轮调整期,怡亚通赶紧处置相关酱酒公司,转投清香阵营,未能成功扭转颓势。2020年至2023年,怡亚通白酒业务营收逐年下滑,从63.71亿元降至33.02亿元。然而,与怡亚通对外营造的繁华景象相较,2024,怡亚通不再对外披露“酒饮”业务相关数据及具体情况。在行业存量竞争的格局下,可以预见,怡亚通白酒之路荆棘满布。怡亚通的白酒生意从分销起家。随着渠道竞争加剧及名酒推行渠道扁平化策略,怡亚通深知酒饮分销业务难以获得更多增量,便向行业上游争取更大的主动权。在此期间,怡亚通酒饮赛道品牌运营收入大幅增长,从2019年的3.7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45亿元。但好景不长,茅台镇头部酱酒企业的定制开发酒政策正逐步收紧。如2021年2月起,国台对定制酒供货价进行上调,从20元-129元/500ml不等,这无疑削薄了怡亚通的利润。不过,怡亚通每次调整业务总赶不上好时机。一方面,行业进入新一轮深度调整期,没有名酒品牌溢价的贴牌酒在存量竞争下动销困难;另一方面,酱酒明显“降温”,连头部名酒都逃不过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的困境,怡亚通必然不能幸免。酱酒对怡亚通的吸引力已大大减弱。2023年上半年,12家“秘造酒业”公司及大唐酒业被怡亚通转让处置,均被列为“不再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对此,4月10日,时代周报记者致电怡亚通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2023年公司将上述多家“秘造酒业”公司一部分股权转让了,已不再是上市公司的控股企业。此外,怡亚通已完全退出大唐酒业股东行列,怡亚通上述人士表示,公司与大唐酒业只是业务层面合作关系。在白酒赛道浮沉十多年,怡亚通的雄心壮志还未熄灭。卖掉大唐酒业的同时,怡亚通迅速投向“清香”怀抱。同年7月,怡亚通酒业又与山西华樽云放酒业有限公司(下称“山西华樽”)共同成立四川怡华酒业有限公司,两者分别持股51%、49%。值得一提的是,山西华樽与汾阳王酒业有着紧密关联,前者背后的实控人为汾阳王酒业副董事长王宇涛。 相关媒体报道称,怡亚通在2023年8月1日于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官宣称,山西怡亚通正式启动运营。当时,怡亚通还表示,山西怡亚通将主营白酒产品开发、分销、营销等业务,同时将启动开发全新产品秘造•青花瓷,分为清香型与酱香型两大品类。从目前看来,怡亚通布局清香白酒仅还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并无更多实质动作。而白酒行业此轮绵延已久的深度调整期,给怡亚通的酱酒生意带来不少挑战。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背景下,不具备强大品牌溢价能力的酱香贴牌酒,在品牌知名度和酒质上都难以与传统名酒品牌抗衡,而且经销商更愿意代理流通快的名品,贴牌酒难很难构建稳定且广泛的销售渠道,市场空间明显受到挤压,甚至有被淘汰的风险。值得一提的是,体量庞大的怡亚通盈利能力十分有限,多年来营收与利润严重背离。2024年,怡亚通营收从上年的944.22亿元降至776.16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为1.06亿元,仅有营收的千分之一。“酒饮”业务相关数据,也并未在年报中体现。
从IT行业延伸至化工、大消费、医疗、新能源等行业,从“380平台”到“数字化综合商社”,服务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覆盖全国320个城市百万个终端门店,2023年,怡亚通营收一度冲破900亿元。然而,这个900亿供应链大佬在白酒赛道颇为曲折。2019年,怡亚通牵手钓鱼台、国台等头部酱酒企业推出多款定制酒,又在2021年选定茅台镇大唐酒业打造利润更高的自有品牌“大唐秘造”,但届时酱酒热度“熄火”,行业又进入新一轮调整期,怡亚通赶紧处置相关酱酒公司,转投清香阵营,未能成功扭转颓势。2020年至2023年,怡亚通白酒业务营收逐年下滑,从63.71亿元降至33.02亿元。然而,与怡亚通对外营造的繁华景象相较,2024,怡亚通不再对外披露“酒饮”业务相关数据及具体情况。在行业存量竞争的格局下,可以预见,怡亚通白酒之路荆棘满布。怡亚通的白酒生意从分销起家。随着渠道竞争加剧及名酒推行渠道扁平化策略,怡亚通深知酒饮分销业务难以获得更多增量,便向行业上游争取更大的主动权。在此期间,怡亚通酒饮赛道品牌运营收入大幅增长,从2019年的3.7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45亿元。但好景不长,茅台镇头部酱酒企业的定制开发酒政策正逐步收紧。如2021年2月起,国台对定制酒供货价进行上调,从20元-129元/500ml不等,这无疑削薄了怡亚通的利润。不过,怡亚通每次调整业务总赶不上好时机。一方面,行业进入新一轮深度调整期,没有名酒品牌溢价的贴牌酒在存量竞争下动销困难;另一方面,酱酒明显“降温”,连头部名酒都逃不过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的困境,怡亚通必然不能幸免。酱酒对怡亚通的吸引力已大大减弱。2023年上半年,12家“秘造酒业”公司及大唐酒业被怡亚通转让处置,均被列为“不再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对此,4月10日,时代周报记者致电怡亚通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2023年公司将上述多家“秘造酒业”公司一部分股权转让了,已不再是上市公司的控股企业。此外,怡亚通已完全退出大唐酒业股东行列,怡亚通上述人士表示,公司与大唐酒业只是业务层面合作关系。在白酒赛道浮沉十多年,怡亚通的雄心壮志还未熄灭。卖掉大唐酒业的同时,怡亚通迅速投向“清香”怀抱。同年7月,怡亚通酒业又与山西华樽云放酒业有限公司(下称“山西华樽”)共同成立四川怡华酒业有限公司,两者分别持股51%、49%。值得一提的是,山西华樽与汾阳王酒业有着紧密关联,前者背后的实控人为汾阳王酒业副董事长王宇涛。 相关媒体报道称,怡亚通在2023年8月1日于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官宣称,山西怡亚通正式启动运营。当时,怡亚通还表示,山西怡亚通将主营白酒产品开发、分销、营销等业务,同时将启动开发全新产品秘造•青花瓷,分为清香型与酱香型两大品类。从目前看来,怡亚通布局清香白酒仅还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并无更多实质动作。而白酒行业此轮绵延已久的深度调整期,给怡亚通的酱酒生意带来不少挑战。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背景下,不具备强大品牌溢价能力的酱香贴牌酒,在品牌知名度和酒质上都难以与传统名酒品牌抗衡,而且经销商更愿意代理流通快的名品,贴牌酒难很难构建稳定且广泛的销售渠道,市场空间明显受到挤压,甚至有被淘汰的风险。值得一提的是,体量庞大的怡亚通盈利能力十分有限,多年来营收与利润严重背离。2024年,怡亚通营收从上年的944.22亿元降至776.16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为1.06亿元,仅有营收的千分之一。“酒饮”业务相关数据,也并未在年报中体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