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推行到暂缓,再到豁免部分“对等关税”,专家解读“美国打的是什么算盘”
美国疯狂的关税政策下,全球贸易格局或迎来重构。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包括加拿大、欧盟等多方提出了强硬的反制措施。不仅如此,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4月11日晚宣布,美国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深夜在官网发布通知,对进入美国的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对等关税”(图为网站截图)图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王义桅(图源:受访者供图)时代周报:在你看来,为什么美国政府会转变态度,延期所谓的对等关税并豁免部分商品?打的是什么算盘?某些时候,美国政府的形象有点像“政治拆迁户”,把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给拆掉重建,使得美国占有更多优势。归根结底,美国已无法在原有全球化规则下继续一家独大,他想通过制造规则混乱,夺取更多话语权。美国不仅是对目标国家加税,也对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加税,堵死了外国企业转移投资的路径。被针对的国家或地区显然也看清楚这一点,这也是它们强硬回击的原因,一旦示弱只会让美国变本加厉。王义桅:对美国国内的影响实际上是很明显的,从三大指数特别是科技股下跌的表现都能看出来。美国的建制派也在趁机表达反对,以中期选举等为筹码表达不满。但在特朗普的叙事里,这些都是必要的代价,是值得承受的。目前来看,美国方面可能是在观察各国对其政策反应的“抗压程度”,再一个个豁免,重新调整其供应链布局。但华尔街金融资本是否买账,还是一个未知数,甚至已经有一些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也开始动摇。在这种内外压力下,特朗普也需要战略缓和。时代周报:对其他正在和美国谈判的国家或地区来说,90天的缓冲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实际上,特朗普或许才是那个压力最大的人,他有时间限制。执政100天、明年建国250年、后年中期选举,都是会面临压力的节点。时代周报:包括中国、欧盟等在内的多个主要经济体已经宣布了反制措施,这会使国际贸易局势发生怎样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东盟和欧盟等强调规则、秩序与制度设计的经济体,将成为我们合作的重点对象。未来的主流方向依然是自由贸易王义桅:美国政府当然是要防止这一点,但是一般来讲,办法总比困难多。企业界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规避。在全球供应链高度复杂的现实下,美国有人力、物力、财力来查每一个零部件的制造来源吗?实际上这很难做到的。在我国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上已经明确提到: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是国际贸易的基石,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对中国企业出海来说,必须做好最坏准备,同时寻求其他路径,比如通过多市场分散等方式化解风险。王义桅:在应对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时,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所谓的“免税”承诺,这些政策往往存在不确定性,甚至伴随隐性壁垒。时代周报:据你的判断,美国政府接下来会怎么做?局势会如何变化?但随着压力不断加码,特朗普也面临来自美国国内的压力,包括美国电子商务、科技企业以及华尔街。一旦压力反作用到金融市场,接下来会可能通过影响美联储政策来试图缓解局势。至于国际贸易的整体趋势,我认为未来的主流方向依然是自由贸易,但原本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在现实中会越来越受到挑战。由于多边机制效率低、协商难度大,再加上美国本身不断在其中制造阻力,全球贸易正加速朝向双边协议和区域性合作机制转型。这种变化将成为未来国际贸易格局演变的一个关键趋势。
责任编辑:戴丽丽_NN4994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