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阶智驾量产前夜:纯视觉PK激光雷达?工信部重申禁止夸大和虚假宣传
小鹏汽车(09869.HK)日前宣布,其将于2025年底在中国内地率先实现L3级智能驾驶落地。企业方此前曾颇具前瞻性地提出,基于其推出的AI鹰眼视觉方案,努力实现“激光雷达在L3中从必选变为可选”。今年以来,多家车企披露L3、L4级高阶智驾量产或落地时间表。行业掀起一股“全民智驾”热潮,“降低高阶智驾上车门槛”成为热门话题。在上述事故中,车主驾驶的小米SU7标准版——并未搭载Pro、Max版本车型配备的激光雷达,且辅助驾驶功能也较两个更高版本的车型减少数项。当前,高阶智能驾驶领域主要存在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纯视觉派”,主张依靠高精度摄像头和先进的图像识别算法,提升车辆对路况的感知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一技术路线的代表是特斯拉。另一种则是“视觉+激光雷达”融合方案,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技术路线具有更全面的感知能力和更高的安全冗余,但车端成本较纯视觉方案更高。纯视觉VS激光雷达:前者更易触及,后者负责“兜底”一部分车企选择依据车型价格配置智驾技术,力求贴合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另一部分车企则坚持单一技术路线,专注深耕,希望凭借技术的极致突破来赢得市场。而特斯拉则是纯视觉智驾方案的坚决拥护者。去年12月2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发文力挺纯视觉智驾技术,称“模拟生物神经网络和人眼的视觉系统才是复杂道路自动驾驶的最优解”,矛头直指激光雷达。有人因开启Autopilot功能而多次违章,遂得出FSD在华“水土不服”的结论;也有人认为FSD使用体验丝滑,宛如驾龄多年的老司机,可见FSD尚未能完全实现对国内复杂道路场景的高效适配。按照工信部发布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当下车企宣传的“高阶智能驾驶”均属于L2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驾驶员需全程控制车辆;而真正可称为“高阶”的L3级及以上智驾能力并未实现大规模落地。卓驭科技AI首席技术官陈晓智也提及,激光雷达的核心技术价值在于为智能驾驶系统提供冗余安全性,而不是决定基础能力(如FSD),是否搭载激光雷达的区别只应该在部分极端场景能否使用上。车企是否为旗下产品配备激光雷达,还需综合考虑成本、定位和市场宣传等维度的需求。“纯视觉”时代来临?供应商:激光雷达有更多应用场景近年,小鹏汽车、蔚来第二品牌乐道也相继布局纯视觉技术路线。深蓝S07、广汽本田P7、纯电版奔驰CLA等已问世或即将上市的新车同样采用纯视觉智驾方案。若后续FSD功能升级并在国内市场得到广泛验证,终端消费者是否会因此降低对高成本激光雷达智驾方案的热情,进而使激光雷达应用场景缩减?邱纯潮在百人会论坛上表示,车企和供应链企业投入机器人研发是大势所趋。另一家激光雷达头部企业禾赛科技也在向机器人领域进发。得益于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领域与机器人领域所实现的高效环境感知、精准定位及智能决策,相关技术理念与应用模式不断外溢,促使农业领域也成为激光雷达的重要应用场景 。
东吴证券分析指出,随着机器人应用向复杂、开放环境拓展,其对高精度、零盲区和高可靠性感知的需求提升,单台机器人配备的激光雷达数量有望提升。智能割草机具备使用便捷、产生噪音低和维护便利的优势。目前,随着国内厂商技术突破,智能割草机前期布线痛点得到解决,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带动机器人领域激光雷达销量增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