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从“灯塔项目”到“产业标准”,凯赛生物加速生物基新材料商业化进程

访客 2025-04-24 4 抢沙发
2025年4月21日晚,凯赛生物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度,凯赛生物实现营业收入295,791.16万元,同比增长39.91%;归母净利润48,896.19万元,同比增长33.41%;扣非归母净利润46,473.05万元,同比增长51.6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82092.93万元,同比增长44.16%;扣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10,同比增长1.33个百分点。业绩增长明显,整体业务向好。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2022年《"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四次明确提及"合成生物",将其列为生物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方向;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更将生物制造升级为"未来产业",要求建立专项投入增长机制。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为公司提供了战略机遇。作为合成生物和生物制造的头部企业,凯赛生物拥有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生物基聚酰胺等多种生物法/基产品的大规模产业化技术和经验,亦是成功实现上述产品全球首次万吨级规模产业化的企业,在技术和产业引领方面均有较强实力。据招商局集团官网信息,其牵头承担国务院国资委焕新行动生物制造专项,“系列生物基聚酰胺开发与产业化工程”入选国务院国资委“战新产业百大工程”。政策东风已至,招商局集团"资金+资源"的双加持下,赋能凯赛生物开启双轮驱动模式,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动能,进一步加速生物基新材料的商业化拓展。如果说资金是商业化的"燃料",那么资源对接就是"加速器"。自2023年定增方案公布后,招商局集团和凯赛生物展开了多方对接,与合肥市政府、海澜之家等地方政府、行业龙头达成合作,并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和合作开展。定增完成后,2025年一季度,招商局集团多次组队调研凯赛生物,旗下招商蛇口、中国南山、招商公路、招商交科等各司与凯赛生物积极对接,基于自身业务的绿色革新展开合作。打通产业链条,加速商业化进程2024年,凯赛生物先后设立了旨在支持材料改性技术需求的安徽禾纤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专注于复合材料制造的招商凯赛复合材料(合肥)有限公司以及专注于复合材料下游应用材料制作的安徽凯酰时代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一系列企业实体,构建起一条从生物基聚酰胺原料加工、到复合材料生产制造、再到下游新能源汽车应用开发的产业链条。2025年,使用了凯赛生物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的、海尔生物医疗旗下青岛鸿鹄航空科技有限公司RAP-AT1主动航空温控集装箱通过中国民航局适航审查,获得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CTSOA),正式进入商用阶段。这是我国航空冷链装备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生物基新材料为社会生活提供了低碳且环境友好的载体,也为产业乃至国家提供了绿色变革的助力。通过产业示范性的“灯塔项目”的成功经验复制,下游应用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深入,新的技术标准和产业规则将被重塑,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深度变革将愈发凸显,或将成为引导中国绿色工业发展的关键落子。

从“灯塔项目”到“产业标准”,凯赛生物加速生物基新材料商业化进程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