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全国劳模黄红:信号领域的“钢铁女匠”

访客 2025-04-29 6 抢沙发

4月22日10时许,在陇海铁路杏花营站的信号联锁及区间闭塞改造工程施工现场,黄红正在认真指导信号楼室内机柜侧面端子焊线作业。这个采用了新工艺的可翻转侧面端子,由黄红带领团队研发制造,有效解决了多个作业难点。

全国劳模黄红:信号领域的“钢铁女匠”

今年47岁的黄红,是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信号分公司特级技师。参加工作26年来,她始终坚守一线,奔波于哈大铁路、京沪铁路、郑渝高铁等60多条铁路线的建设施工现场,负责过200多场信号施工,练就了组合接线“一焊亮”、信号配线“一绑匀”、联锁电路“一试通”、站区封锁“一开顺”的过人绝技,总结出的铁路信号电码化“一卡准”工作法使作业效率提升数倍,是备受企业和同事信赖的“钢铁女匠”。

在很多人眼中,黄红似乎是天生的“学霸体质”。1978年,黄红出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1995年,她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武汉铁路运输学校铁道信号专业。2007年,她在产假期间又成功考入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2014年,在单位举办的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她是唯一一名实作项目满分选手。虽然经历过这些高光时刻,但黄红却说,自己“并非天生优秀,而是一直够拼”。

1999年刚刚参加工作时,黄红从最简单的手工绕铜线环学起,为了能绕得既规范又美观,那时她一天能绕上百余个铜线环,把手指都磨出了血。“要想熟练掌握一项技能,没有捷径,只能通过成千上万次的练习。”在此后的任何一项工作中,她都是这样的脚踏实地、精益求精。

铁路信号系统复杂精密,如同遍布人体的神经网络。黄红深知专业本领是干事创业的基础,她常将信号工比作是“拿着焊枪的外科医生”,一定要技艺精湛、手稳心细。在信号施工中,软线焊接非常关键,直接关系着信号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黄红在焊接时精准掌控火候,手眼密切配合,在“蜻蜓点水”般的一落一起之间,就能焊出十分光滑饱满的焊点。多年来,她累计焊接30余万根信号线,始终保持着“零差错”的金口碑。

全国劳模黄红:信号领域的“钢铁女匠”

“不但要把活干完,更要把活干好”,这是黄红始终坚守的工作原则。2014年5月,黄红担任京广铁路新乡南场信号大修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新乡南场位于京广、新焦、新兖等三条铁路线的交会处,是晋煤外运咽喉要道,站场车流密度大、车速快、调车作业频繁。面对复杂的施工条件,黄红认真思索、缜密部署,将整体改造方案精准划分到200多个“天窗”点内实施,保证了施工高效优质完成。

2016年,“黄红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她带领团队不断突破创新,完成技术革新19项,优化施工方案8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参与“BIM技术交底平台”等软件开发获得著作权6项,研发的一体化信号设备基础DWGSYTHJC-1、ZPW-2000轨道电路补偿电容连接卡具等产品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为单位带来直接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

从学徒工到特级技师,从普通工人到国家铁路干线施工项目总工程师,黄红的成长经历就像信号灯一样给了年轻人方向和指引,而她也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将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他们。近年来,黄红累计培训学员2800多人次,培养出10名高级工、12名技师和8名高级技师,其中朱广杰在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技能大赛中获得个人第一名,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她带出的30多名徒弟中,多人已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项目总工程师,为企业发展注入坚实力量。

全国劳模黄红:信号领域的“钢铁女匠”

匠心铸就梦想,技能成就人生。凭借着对知识和技术的不懈追求,黄红先后荣获中国中铁“十大杰出女性”、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河南省建设行业“十大工匠人物”、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黄红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在北京接受表彰。

站在新起点,黄红的奋斗之路仍在继续。她坚信劳动者的出彩人生,就绽放在千锤百炼的岗位上,迸发于追求一流技艺的努力拼搏中。(徐静)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