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岁董事长解除留置,万辰的难题不止这一桩
今日早间,万辰集团(300972.SZ)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王健坤已被解除留置措施,现可正常履职。
随着这纸公告的发布,一场历时近三个月、牵动市场神经的“董事长留置风波”暂告段落。
受该消息影响,万辰股价今日高开后回落。截至收盘,该股报159.85元/股,上涨2.8%。
然而,王健坤的“有惊无险”归来,并未彻底消解投资者对万辰的担忧。
这个从“蘑菇大王”成功转型为“零食大王”的企业,正处于规模极速扩张与内部风险激增的十字路口。
虚惊一场,创始人归位
王健坤此次被留置时间不长,但影响深远。
3月3日晚间,万辰公告称王健坤被监察机关留置并立案调查,所涉事项与公司无关。
就在被留置前的2月5日,即蛇年首个工作日,王健坤还出席了福建省政府召开的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
即使万辰强调经营正常,但消息一出,市场反应激烈,3月4日公司股价收跌7.74%。
公司迅速由其姐王丽卿代行董事长职责,以维持管理层稳定。
如今,王健坤已回归,“家族色彩浓厚”的董事会也恢复原状。
不过,这场插曲暴露了公司治理结构的隐忧:关键岗位集中于创始人家族成员,权力继承尚显稚嫩。
这不仅容易形成单点依赖风险,更可能在未来激烈竞争中影响决策效率与执行力。
在王健坤被留置期间,其32岁儿子王泽宁成为万辰实控人,持股达41.41%。
这场看似被动的“父子交接”,实际加快了企业传承节奏,也预示着万辰家族化治理正在向更年轻一代过渡。
疯狂扩张背后的盈利难题
王健坤“安全着陆”,公司运营虽未明显受阻,但万辰真正的难题,却远不止一次留置事件。
近年来,公司在量贩零食赛道的极速扩张,已将自己推至高风险的运营边缘。
公开资料显示,1968年5月出生于福建漳州的王健坤,现为中国香港居民,2011年创办万辰集团,经营食用菌业务。
2022年8月,万辰开始发展量贩零食业务。
2023年10月,公司将旗下“陆小馋”、“好想来”、“来优品”和“吖嘀吖嘀” 四大品牌统一合并为“好想来品牌零食”。
2023年9月,万辰斥资867.75万元收购宁波量贩零食连锁品牌“老婆大人”。
2024年,万辰旗下门店净增9470家,总数达到14196家,全年量贩零食业务实现营收317.9亿元,同比增长262.94%。
同时,量贩零食业务已经成为了万辰最大收入来源,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022年的12.12%,增长到2023年的94.25%,再到2024年的98.33%。
与此同时,万辰去年录得归母净利润2.94亿元,量贩零食业务毛利率仅10.86%,远低于盐津铺子(30.69%)和三只松鼠(24.25%)等传统零食巨头。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万辰旗下量贩零食业务已签约门店超1.5万家,门店覆盖29个省份。
“跑马圈地”带来了体量上的“光鲜”,但以加盟模式为核心、0加盟费策略为依托的扩张方式,注定了其薄利多销的困局。
一旦门店周转减缓或区域市场饱和,利润空间将进一步压缩。
王健坤父子将“好想来”定位为“家门口的零食乐园”,主打平价和高频消费,但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极高,涨价难、降价容易。
对手强劲,赛道内卷加剧
与万辰并驾齐驱的是另一巨头“鸣鸣很忙”,由“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合并而来,于2024年底拥有14394家门店。
4月底,鸣鸣很忙正式递交港股上市申请,未来一旦募资成功,无疑将在资本、渠道、供应链等方面进一步拉开与其他对手的差距。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以2024年门店零售额计算,鸣鸣很忙为中国最大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
它去年实现零售额555亿元,几乎是万辰去年量贩零食业务营收的1.75倍。
此外,鸣鸣很忙2024年净利润约9.13亿元,是万辰的三倍以上,盈利能力远胜一筹。
从区域布局看,鸣鸣很忙在县域市场深耕广布,县城覆盖率约为66%,而万辰则仍在长三角和华北等地区加密。
随着市场趋于饱和,渠道下沉成为增量来源,万辰在地理分布、渠道资源与供应链整合能力上,亟待补课。
家族企业的“治理考验”
回到内部管理问题,2024年年报披露,万辰有9名董事,其中5名成员来自王健坤家族。
除了担任董事长的王健坤和3名独立董事,其他董事分别是:王泽宁、王丽卿、陈文柱、林该春、李博。
其中,陈文柱是王健坤和王丽卿的表弟,林该春是王健坤的妻子。担任副总经理的李博,现年42岁,与王健坤无亲属关系,任期为2014年6月10日至2026年9月21日。
这意味着,王健坤家族成员几乎完全掌控了万辰董事会,企业高度依赖这些家族成员的决策。
在创始人被留置的近三个月里,公司虽保持正常运营,但高管响应、外部沟通、投资者信心等均遭遇明显挑战。
2025年,随着行业巨头迈入万店时代,量贩零食行业将进入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过渡阶段。
如何打造规范透明的治理体系、引入更多职业经理人、提升组织韧性,将成为万辰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目前来看,王泽宁正试图带领公司走向更加市场化的发展路径。
他在5月14日的业绩会上提出,未来公司将通过供应链更深入的合作、提升物流管理能力和不断深耕采购能力、优化商品结构和品类延申,并不断提升数字化能力等多种举措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拐点已至,风口亦有风险
万辰登陆A股不过三年,从“食用菌第一股”一跃成为“量贩零食第一股”,背后是中国折扣零售市场高速成长的红利。
根据财通证券预测,2025年折扣零售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28万亿元,2022-2025年CAGR达11%。
但蛋糕虽大,真正能分得一块的企业却越来越少。
目前,行业正在进入并购整合阶段,品牌数量趋于饱和,马太效应初现。
万辰若无法在接下来的“后万店时代”实现精细化运营、建立品牌护城河,可能在激烈的价格战中逐步失去先发优势。
与此同时,社区团购、近场电商等新零售模式正加速对线下门店形成冲击,消费者的购物路径更加多元化。
万辰所依赖的高密度门店网络能否持续产生价值,也将受到严峻考验。
结语:外部风波止,内功修炼始
王健坤解除留置,是万辰的一次“阶段性喘息”。
但治理结构、盈利能力、战略布局等一系列“结构性难题”,才是公司能否真正穿越周期的考题。
在“零食江湖”迅速演化的当下,没有永远的胜者,唯有不断进化的企业。
对于万辰来说,王健坤的回归,或许意味着告别依赖单一创始人的时代。
真正重要的,是如何让组织强于个人、机制优于血缘。
王健坤父子已跑赢了第一程,未来,想继续领先,就必须靠“内功”见真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