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算法凭什么是信息时代最强辅助?

访客 2025-04-18 59 抢沙发
你看到的内容究竟由什么决定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6 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 10.68 亿,网民渗透率高达 97.1%。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荐系统已逐渐成为大多数平台的主流内容分发方式。然而,技术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一定的“噪音”,部分网民对算法的认知长期存在偏差,有关信息茧房、算法黑箱等话题一直活跃在舆论场上。这些行为被视为算法技术走向透明化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互联网行业对算法治理的认知进入新阶段。回溯历史,东汉年间,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极大促进了信息的传播,打破了贵族阶层对知识的垄断。北宋年间,毕昇活字印刷技术再次推动了文明的进步,甚至为工业革命埋下了伏笔。截至2025年,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IDC)的 预测,全球数据量将达到 175 ZB,现代人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量是1986年的5倍,相当于175份报纸。技术的强大功能也引发了新的困惑,围绕算法展开的一系列争议也浮出水面,包括信息茧房、算法造神等等。实际上,信息茧房是一种技术偏见和误解,这一概念在学术界并没有实证研究、量化数据的支撑。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喻国明认为,“信息茧房”一直存在,“信息茧房”是海量信息差异化消费的必然结果,“信息茧房”是“独异性”社会的外在表现之一。对平台来说,相似的内容过多直接会影响用户体验,多元化内容有益于用户的长期留存,而算法承接的任务就是实现基于用户感兴趣前提下的多元化。以抖音协同过滤算法与Wide&Deep模型的结合为例,协同过滤可以经由不同用户的行为推荐相似内容,Wide&Deep模型则能发觉内容的稀有特征并标记相关性,两者能够互补,使内容推荐更为广博多样。为算法设置“护栏”清华大学社科院发布的《破茧还是筑茧?用户使用、算法推荐与信息茧房研究报告》显示,70%的用户对个性化推荐算法持肯定态度,认可算法技术是海量信息时代的一种有效策略,帮助用户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在实际使用调研中,超过90%的短视频APP用户选择开启个性化推荐算法。本质上来说,为什么能看到某条信息,往往是由用户与信息的互动行为决定的。刘畅还表示,抖音更关注用户长期价值,而非追求平台的短期数据。为此,抖音算法考虑了众多目标,如完播、评论、点赞、对作者长期消费、分享、跟拍等,力图计算出更符合用户长期价值的目标。随着算法体系的进化,平衡信息的个性化和多元化也被提上了议程。时至今日,算法的功能不仅局限于分发信息,还表现在能挖掘不被传统渠道看见的优质内容,拓宽公众的视野。经历了被遗忘的漫长等待,通过算法推荐,川剧团、苏州评弹等传统文化艺术焕发了新生,成为一批年轻人的精神家园。随着抖音算法的公开,曾经被指控为黑箱的技术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未来整个行业将在算法透明度和平台治理方面迈向新的台阶,为用户带来更优质、安全、多元的内容体验。

算法凭什么是信息时代最强辅助?

阅读
分享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