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宿科技30天两换董事长:创始人女婿退任,AI转型效果待考
短短30天内,中国老牌内容分发网络(CDN)龙头网宿科技(300017.SZ)经历了两次董事长更替,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一个月前的4月7日,前董事长刘成彦以“个人原因”辞职,洪珂临危受命接任。如今,洪珂的“光速离任”和李伯洋的上位,让外界对这家老牌科技企业的战略方向和内部治理生出揣测。洪珂出任网宿科技董事长仅30天便匆匆离任,其短暂任期在公司治理史上堪称少见。公告中提到的“更好开展国内业务”理由,难以打消外界对公司内部博弈的猜测。5月8日,时代周报记者多次致电网宿科技,始终无人接听。随后,记者又向其公开邮箱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网宿科技背后的核心人物,陈宝珍长期不参与公司管理。据招股书披露,自公司成立至2007年5月,陈宝珍一直担任网宿有限(网宿科技前身)的监事。2007年5月20日,刘旭峰在股东会上当选为监事后,陈宝珍退出监事会。此后,其名字未再出现在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或管理层名单中。次年,网宿科技启动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服务,并引入刘成彦担任首席运营官。在他的推动下,网宿有限由原本的间接持股结构调整为直接持股,并通过增资与股权转让等方式,使其个人持股升至20%,而陈宝珍与周艾钧各自降至40%。同年,在洪珂的带领下,技术团队成功研发内容分发网络(CDN)系统,推动网宿科技实现从IDC业务向CDN服务的战略转型。作为CDN运营商,其通常布局多台CDN服务器,并监控CDN服务器的负载情况,实时根据网络流量、各节点的连接以及到用户的距离和响应时间等综合信息,将用户请求重新导向离用户最近的服务节点上。CDN部署目的是使用户就近取得所需内容,解决网络拥挤状况,提高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AI转型路在何方?网宿科技称,该公司持续投入边缘计算平台建设,逐步将CDN 节点升级为具备存储、计算、传输、安全功能的边缘计算节点。从61岁的刘成彦到58岁的洪珂,再到41岁的李伯洋,网宿科技在短短30天内完成“董事长轮换”,或反映出公司在AI转型与管理年轻化上的迫切需求。公告称,李伯洋的任命旨在“助力公司在AI时代把握行业机遇,推动管理团队专业化、年轻化”。 但市场对李伯洋的履历和领导能力知之甚少,其能否带领网宿科技在AI时代突围,仍是未知数。在AI技术应用与CDN业务转型方面,网宿科技的规划聚焦于边缘计算、算力云及数据中心液冷解决方案。中邮证券研报指出,该公司正围绕这些领域进行业务布局和市场开拓。事实上,网宿科技的30天“董事长轮换”不仅是公司治理的缩影,也折射出传统CDN企业在行业变局中的挣扎与求变。从创始人团队的逐步退出,到技术转型的迫切需求,再到管理层的频繁更替,这家老牌企业的未来充满变数。
截至5月8日收盘,网宿科技报收11.91元,下跌0.17%,总市值为291.29亿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